国家发展部长徐芳达表示,从明年初开始,当局将要求发展商在销售文件中提供更多新住宅项目的细节,包括在总平面图中标出结构墙和垃圾槽位置。
徐芳达今天(13日)在新加坡产业发展商公会(REDAS)庆祝成立66周年晚宴上致辞时说,这项调整是为了提前给购屋者提供明确的户型图,以减少发展商与购屋者可能在后期出现分歧的可能性。
其次,当局也将要求发展商向潜在购屋者提供其过往项目的记录,包括其过去项目的建筑质量评估指数(Construction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简称CONQUAS)评级。这将使潜在购屋者能够比较各发展商的项目质量水平,更好地识别出持续交付优质项目的开发商。
徐芳达还说,国家发展部将把缺陷责任期(Defects Liability Period)和购房者承担维修费的起算日,从获得临时入伙证(Temporary Occupation Permit, 简称TOP)阶段发出进度付款通知后的第15天,延长至第35天。
“这项调整是为了使缺陷责任期更好地与购屋者实际接收单位的时间保持一致,因为发展商目前在收到进度付款后有21天的交屋时间。”
徐芳达说,国家发展部同新加坡产业发展商公会协商后决定采取措施,以更好地保障屋主的利益。除了协助购屋者做出明智决策外,这些调整也将通过确保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发展商受益;这些调整将在明年初起生效。
改善寻找示范单位用地流程
针对寻找示范单位用地方面的问题,部长也表示,为了简化这一流程,市区重建局和土地管理局已预先识别出一批空置地段,并获得相关机构支持用于展示示范单位用途。
徐芳达说,从明天起,这些预先识别的地段名单将在土管局临时租用准证(Temporary Occupation Licence,简称TOL)网站平台上列出。这样一来,发展商便可在获得相关机构批准方面节省大约六周的时间。
另一方面,政府也将强化私人住宅项目的建筑质量评估指数的框架。
部长说,当局将重新聚焦评估重点,关注对屋主影响最大的功能性和宜居性缺陷,包括渗水和积水问题。对于轻微的装修瑕疵,如污渍与色调的检查流程将简化,并删除约30%对宜居性影响不大的缺陷类别。
“这些强化措施确保建筑标准能与居民需求同步提升,同时支持行业的生产力与发展。屋主可期待拥有更高质量、功能与宜居性缺陷更少的住宅。”
他补充,发展商与发展商也可通过更高效的评估流程节省时间,持续获得良好建筑质量评估指数评级的公司可在评估时间上节省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