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基金青少年发明家奖收获逾500份作品 37个作品荣获奖项

本地的17岁少女刘欣荣获银奖。(图:陈嘉庚基金会)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义安理工学生获颁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 (20/09/2025)

今年的陈嘉庚基金青少年发明家奖吸引100多所学府和机构提交超过500份作品,其中37个作品脱颖而出,荣获奖项。另外,去年的得奖者被派到国外比赛,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实力,并拿下两个奖项。

今年的陈嘉庚基金青少年发明家奖吸引100多所学府和机构提交超过500份作品,其中37个作品脱颖而出,荣获奖项。

另外,去年的得奖者被派到国外比赛,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实力,并拿下两个奖项。

陈嘉庚基金青少年发明家奖旨在表扬运用创意与科学原理来解决现实问题的青少年。

今年的得奖作品包括一款用三维打印技术制成的夹子,巧妙解决了袜子在洗衣、烘干和晾晒过程中容易“失踪”的问题。另一个获得肯定的作品是以拍摄稳定器为设计灵感的托盘。

另外,去年得奖的四组参赛者在陈嘉庚基金会和淡马锡基金会的支持下,到中国河北参加今年的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比赛,并捧回一个银奖和一个铜奖。

这场国际比赛吸引了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参赛者参加,主办方共收到超过4万6000份作品,竞争激烈。

本地的17岁少女刘欣荣获银奖。目前就读义安理工学院华文传媒系的刘欣从小就对设计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她的作品《Bio-pac》是一项结合环保与实用性的创新发明。

她说: “我的作品是一种以废纸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环保缓冲包装,这个包装就可以取代普通的塑料气泡膜,就是会更环保。背后的灵感就是来自于日常网购,看到这些电商都会使用一次性的塑料包装,就觉得很浪费也不环保,所以就想利用日常中的废纸,制作出一种可以重复利用,又可以减少塑料污染的替代品。”

刘欣表示,比赛让她感到有压力,但也带来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她说: “最难忘的就是比赛过程中的展览环节就会参观其他参赛者,然后可以认识到他们的作品的创意,跟他们交流的时候也有很多灵感,也会和其他同学分享建议,然后他们也会给我建议如何提升我的作品。不要害怕别人的批评还有反馈,因为这些反馈可以让自己的作品变得更好。”
 

订阅电邮简报

订阅电邮简报

每日接收头条新闻内容

Subscribe now
相关标签
  • 陈嘉庚基金会
  • 淡马锡基金会
  • Tan Kah Kee
  • 陈嘉庚基金青少年发明家奖
  • 热门 Popular

    • 光影留艺
    • 大声说-职场真心话
    • 七月歌台2025
    • 时移拾遗
    • 好日子
    • SG60 我们的城市拼图
    • 远方的亲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