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新加坡建国60周年,啸涛篆刻书画会将携手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推出特备展《信说新语》,以60封手绘信笺突显岛国独特风采。
每封信笺虽小巧,却蕴含丰富意象。结合书法、彩墨画与篆刻印章,这些作品犹如新加坡这片弹丸之地所释放的无限创意,在有限空间中呈献无限的可能与惊喜。
展览空间由具有建筑设计背景的啸涛会员陈威铭精心构思,灵感取自“信封”意象,以巨型信封造型的屏风构筑展区,让访客仿佛穿梭在层层被翻开的艺术信笺之间。
啸涛篆刻书画会副会长陈晓薇接受《8视界新闻网》访问,被问及如何取得设计灵感时透露:“当时他(陈威铭)带着一叠信封到现场,大家一边搭、一边试粘,研究信封如何排列、角度如何倾斜、观众从哪里进入。” 看到最终满意的呈现效果,她感慨地道:“真的很神奇。”

大家一边搭、一边试粘,研究信封如何排列。(图:陈晓薇)
展览集结近60位啸涛刻书画会会员创作,包括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首任总裁朱添寿的作品。他们透过各自的艺术语言,在信笺上描绘本地美食与生活点滴,并融入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国家未来发展的想象与期许。
啸涛篆刻书画会会长郑木彰的作品描绘了一袋传统咖啡呜(Kopi O Kosong)和一块九层糕,并写下个人感想。他表示,随着年龄增长,喝咖啡的口味从厚咖啡(Kopi Gao)和咖啡少糖 (Kopi Siew Dai) 转为糖分较低的咖啡呜(Kopi O Kosong),反映了他在新加坡的人生阶段。
郑木彰解释道:“九层糕有一种步步高升的寓意,我觉得新加坡有很多人在努力的生活,这也是我日常生活中熟悉且贴近的食物。” 他还分享创作信笺时的心得:“画面不要贪多,否则容易显得局促、不够大方。”

啸涛篆刻书画会会长郑木彰的作品。(图:啸涛篆刻书画会)
另一位会员史子鑫,他的作品则聚焦新加坡语言政策的演变。他以早期的“讲华语运动”为创作灵感,结合当下提倡传承方言文化的趋势,创作出以“华语方言多讲不忘”为主题的信笺作品。
他也透露,作品虽然不用花很长时间完成,却因不断调整视觉平衡,撕掉了好几张纸。

啸涛篆刻书画会会员史子鑫的作品。(图:啸涛篆刻书画会)
展览也设有互动环节,公众可在现场写一封信给新加坡或未来的自己,最终五件优秀作品将有机会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分享。
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节目助理经理林宝玲表示:“如今的年轻人生活在科技发达的时代,较少接触传统的书信文化。如果他们想要体验信笺这种艺术形式,欢迎前来观展,感受写信传情的方式,同时也借此了解新加坡的过去与现在。”
《信说新语》特备展将于本月18日至8月24日,在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一楼广场举行,展览时间为每日上午10点至晚上8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