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海军潜艇员长期远离家园,必须在狭小、封闭的空间中工作。一对同样从事海军的父子,分享了作为潜艇员所面对的艰辛与牺牲。
新传媒英文新闻网CNA报道,23岁的海军ME1级军事专才Kee Jie En,目前服役于海军。他的父亲曾在海军服役长达 35 年,并在过程中给予他许多宝贵的建议。
Kee Jie En说:“你平时不会听到海水在你头顶拍打的声音,所以一开始听到的时候,会让人有点害怕。”
为打发闲暇时光,一些潜艇员携带哑铃和杠铃锻炼身体,另一些人则下载剧集到在手机上观看。由于潜艇上无法连接网络,他们无法和亲友联系。
每艘潜艇至少配备两名受过训练的心理辅导员,帮助潜艇员应对孤独感和其他心理挑战。
Kee Jie En的54岁父亲Kee Kiang Peng说,潜艇员们也成为了彼此的“第二个家”。
“因为我们一起吃饭、工作、近距离共处睡眠,建立了非常紧密的联系。这种战友情谊是支撑我们前进的力量。”
如果潜艇员家人需要帮助,新加坡海军潜艇的第七舰队也会为潜艇员们提供支援。
Kee Jie En也回忆起十岁的时候,父亲因为出海而无法为他庆生,让他感到“有些难过”,但因为知道父亲正在保家卫国,失落的同时也感到骄傲。
他的父亲说,如果有重要节日,他会在出海之前或之后,和家人庆祝。
“这只是时间管理的问题,如何确保你在没有出海时能好好陪伴家人,而不是让时光轻易流逝。”
现年54岁的他,目前在潜艇训练学校担任船员训练组副主任,曾指挥我国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潜艇。
他说,虽然儿子也在海军担任潜艇员,但已确保和儿子的交流不存在利益冲突。
在潜艇训练学校,他并不负责监督儿子的训练进度,工作重点在于培训指挥级人员,不参与孩子的资格课程,对儿子的考核结果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被问及是否会有压力传承父亲的成就,Kee Jie En说,很感激能从前辈们的经验中获益。
“我不会有压力,但确实需要承担一些责任,才能确保潜艇作战能力持续保持正常运作。”
他的父亲说,很骄傲儿子选择这条道路,并希望他能接过接力棒,继续推动潜艇作战能力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