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呼吸|黄和栋】电影业如何绝处逢生?

疫情突袭,让电影院瞬间“熄灯”,暗了票房。

图: Karen Zhao

改变,未必不好;更重要的是逆境中求蜕变,变得更好。

看电影肯定是老少咸宜、乐此不疲的消闲活动。去年疫情肆虐,严重打击影视业,电影院更是首当其冲,在世界各地不同程度的锁国情况下被迫关门停业,电影粉丝也因此度过了无比失落的消沉期。

所谓关关难过关关过,动动脑筋很多时候也能化危机为转机。去年中国七部贺岁片,因疫情高峰全部撤档,最快做出反应的是徐峥自导自演的《囧妈》,以六亿人民币(约一亿2300万新元)把放映权卖了给字节跳动,在其旗下各平台供观众免费观看。
 

遇疫情,《囧妈》急转策略,把放映权卖给字节跳动,在串流平台上找到生机。

图: 互联网

这其实跟好些欧美电影“straight to video”的操作方式本质上是一样的,但赚不到钱、还在之前花了钱宣传的院商当然不满,更发起抵制徐峥未来作品的行动,以示抗议。《囧妈》突破困境的做法史无前例,且不论对错,虽然其他同期撤档的电影并未效法,但它确实为前景毫不明朗的电影业开了脑洞。

Netflix带动原创网络电影潮

同一时期强势改变全球付费电视模式的Netflix,不再满足于网剧,推出了自家制作、具备电影规格的网络大电影,只要是订户就可“免费”观看,无须另外付费。

如此豪情壮志,当然不能没有实例支持,由雷神Chris Hemsworth主演的《惊天营救》(Extraction)立马让全世界看到Netflix“君无戏言”。此后,打着“Netflix Originals”招牌的原创网络电影一部接一部推出,着实让订户大呼过瘾不止。
 

雷神Chris Hemsworth主演的《惊天营救》(Extraction)为Netflix开启了另一商机。

图: 互联网

Netflix的成功,无疑为影视业开启了另一扇门,串流平台会不会就是电影工业受创下的最佳解救方案?好莱坞龙头老大迪斯尼去年9月以《Mulan》回答了。迪斯尼开辟自家串流平台Disney+,第一炮就把万众期待的《Mulan》推上去。29.99美元(约40新元)观看费用一开始遭到恶评,但付一次费可供全家大小无限次观看,其实还算合理,《Mulan》上线首周斩获3300万美元(约4380万新元)收入,对这项决策正确与否做出了最佳回应。

宅家看电影更多选择

有了Disney+,迪斯尼就更积极规划更多串流平台节目,包括漫威电影宇宙延伸的各种全新原创漫威超级英雄网剧,以及因《曼达洛人》(The Mandalorian)的成功而计划的更多星战网剧,对因疫情影响而更常宅在家的观众提供了更多解闷管道。

由华纳与DC制作的《神奇女侠1984》(Wonder Woman 1984)去年年尾终于推出,也采用了相同方式,不受疫情影响的国家地区先上映,北美及其他地区则在华纳拥有的HBO Max线上放映。备受粉丝瞩目的《Zack Snyder’s Justice League》也预计将在今年3月于HBO Max分四集播映。

除此之外,在家时间更多的观众也不再只是观看语言地区熟悉的剧集。以华人观众为例,大陆剧、港剧、台剧不在话下,日剧、韩剧早已是哈日、哈韩族最爱,如今连大受好评的西班牙剧如《纸房子》、比利时剧如《绝夜逢生》、泰剧如《绝境岛》,都开始登入观众观看名单中,大家的接触点更广泛了。

改变,未必不好;更重要的是逆境中求蜕变,变得更好。
 

请点击《城市呼吸》系列报道,阅读更多文章。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相关标签
  • 城市呼吸
  • 电影
  • 城市呼吸
  • 热门 Popular

    广告

    你可能会感兴趣 You may also like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