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呼吸|刘晓义】雅加达:游园惊梦,定情而别

汤显祖昆曲《牡丹亭》中的《惊梦》2019年在雅加达巡演并进行文化交流。

图: 刘晓义

像《惊梦》这样的文化交流项目,到底只是一种徒有其表的文化外交,还是一扇能为他们带来新机遇的窗口呢?

“游园惊梦”,明代汤显祖昆曲《牡丹亭》当中的一折,分为《游园》与《惊梦》,描述杜丽娘十六岁时到后花园春游,见断井颓垣,陡起伤春之感。归房后,梦中与书生柳梦梅至后园相会,定情而别。

2019年,我同一组来自不同文化、不同表演艺术背景的亚洲艺术大师,进行了一系列的《惊梦》创作。这个创作的开始,是因为印尼日惹古典爪哇舞蹈艺术家Didik Nini Thowok,一直对《牡丹亭》的概念及昆剧的形式情有独钟。他将《牡丹亭•惊梦》里《山坡羊》的文字翻译成印尼文并谱曲,成为这次跨文化交流和实验的序幕。

由于《惊梦》的巡回演出和交流,2019年我们走访了印度尼西亚的日惹、巴厘岛,最后一站来到了雅加达。雅加达(Jakarta),印尼首都,也是其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现有人口超过了1000万。近年来,雅加达的当代艺术影响力不断提升,大有成为东南亚艺术之都之势。
 

人口超过了1000万的雅加达能否成为东南亚艺术之都?

图: 刘晓义

那么,当地年轻艺术家具体的生存与创作,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借着《惊梦》演出的契机,在Komunitas Salihara进行了一场与当地艺术家交流的活动。Komunitas Salihara是一家成立于2008年的私立艺术中心,包括了剧场、展厅、讲堂、课室,还有一个咖啡店和户外花园,是各种艺术活动、课程和讲座的举办场所,也是印尼第一个私立的跨领域艺术中心。

各地艺术家共同的问题与挑战

这天下午,我们齐聚在面向花园的小讲堂。我为来到现场的数十名艺术家准备了一份调查问卷,询问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毫不意外的,这些年轻艺术家们大多认为,“资源短缺”仍是他们现今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

资源短缺的问题,各地的艺术家已经谈论了很多年,但似乎没有什么实际有效的解决方案。比如像《惊梦》这样的项目,耗费资源巨大,能参与这样的项目无疑是很多现场的艺术家都梦寐以求的。问题是,像《惊梦》这样的文化交流项目,到底只是一种徒有其表的文化外交,还是一扇能为他们带来新机遇的窗口呢?
 

当地艺术家们认为“资源短缺”仍是他们现今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

图: 刘晓义

很多艺术家们看到的是“巡回演出”的风光表象,而不知其实“文化交流”是给当地问题带来冲击的新空间。进行文化交流,如果不只是局限在“做做戏”的层面,其实应该做的事情,是去了解各地的艺术景观和艺术家的应对策略,是去了解如何借力打力地促成下一次的文化交流。

在那一次研讨会的最后,有来自外地的艺术家感谢了Didik这一次在印尼的盛情款待,声称感受到了Didik的“爱”;来自香港的荣念曾先生笑着提醒说,“爱应该是双向的”。是啊!我望着窗外的花园心想:如果我们能够不只是看到这一次游园相会的爱,而能够想到下一次如何将这里的朋友带到我们自己的花园里去,定情而别,那么,文化交流就不会只是一场稍纵即逝的春梦。
 

请点击《城市呼吸》系列报道,阅读更多文章。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相关标签
  • 城市呼吸
  • 雅加达
  • 城市呼吸
  • 热门 Popular

    Advertisement

    你可能会感兴趣 You may also like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