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呼吸|胡锦伟】广岛——自原爆中重生

和平纪念公园的原爆圆顶屋,这座百年建筑当年被炸得只剩外壳,俨然是历史的活教材。(图:胡锦伟)

造型优雅的新古典主义圆顶大楼,在元安川畔的柳树群中站成沧桑的姿态,也是对战争的无言控诉。

正当2020年东京奥运会终于“圆满”举行,人们或许忘记了8月6日是广岛(Hiroshima)原爆纪念日。76年前的那一天,美军在广岛市投下原子弹,将城市夷为平地,夺走超过十万条人命,三天后又在另一座日本城市长崎(Nagasaki)投下第二颗原子弹,终于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划下休止符。

多年后,重生的广岛成为日本工业重镇,拥有从战后废墟中重建的现代化市容,辉映秀丽山水和文化遗产。几年前的仲夏第一次造访广岛,降陆福冈机场后,搭新干线直达这个位于本州岛南部濒临濑户内海的城市,在酒店安顿放下行李后,就急奔和平纪念公园。这个位于市中心元安川与本川两条河流交汇处的园区,围绕着原爆中心而建,纪念惨痛战争历史之余,见证当地人在战后十年在不毛之地上再建新城的重生历程,也是对维护和平的最佳提醒。
 

广岛市元安川畔的雕像,无声诉说沉痛的历史。(图:胡锦伟)

广岛原爆后唯一留存建筑

和平纪念公园最引人注目的建筑,莫过于原爆圆顶屋(A-Bomb Dome)。这栋钢筋混凝土建筑,是捷克建筑师Jan Letzel在1915年设计的广岛县产业奖励馆,当年被炸得只剩外壳,是原爆后唯一留下的建筑。造型优雅的新古典主义圆顶大楼,在元安川畔的柳树群中站成沧桑的姿态,也是对战争的无言控诉。此外,公园里的和平纪念馆展示许多关于原爆的照片和文物,叙说教人心酸的过去,俨然是历史的活教材。
 

和平纪念公园里的反战展览。(图:胡锦伟)

1952年,一名因原爆后遗症患上白血病的12岁女孩,在抗病过程中每天以包药的白纸折成象征和平的纸鹤,据说她在折了1000只纸鹤后就去世了。如今,公园里竖立起一座千羽鹤纪念碑,碑上是小女孩手托纸鹤的“原爆之子”雕像,碑下的玻璃柜收集了数以千计由日本小孩折成的纸鹤,延续当年小女孩的和平梦想。
 

广岛和平纪念公园的原爆之子雕像。(图:胡锦伟)

美术馆以及汽车名厂

除了背负沉痛的历史之外,广岛也是充满人文与历史气息的城市。城中有建于17世纪的日式园林,是当年藩主浅野长的庭院,院里的湖泊、拱桥、凉亭、花木和山丘,其实是从中国杭州的西湖汲取灵感,但面积只有4000平方米,堪称西湖的“浓缩版”,故名缩景园。游客可买票入园参观,跪坐在充满古风的厅堂欣赏园林景观,享用清香抹茶和广岛名产枫叶豆沙馅饼。

城中有多家美术馆,除了临近缩景园的市立美术馆之外,还有收藏达利、梵高等大师名作的县立美术馆,以及位于山丘上的现代美术馆,反映不同面向的艺术风貌。这个工业城市也是汽车名厂万事达(Mazda)的发祥地,公司总部设有一家汽车博物馆,展示品牌自1930年代以来推出的不同车款,从最早的三轮机车到后期的摩登轿车,让游人了解汽车研发的进化历程。

海上的神仙居所

驱车前往广岛港,搭乘游艇跨越濑户内海直达宫岛(Miyajima),又是另一番景象。这个充满灵气的岛屿,又名严岛,岛上有座建于12世纪的严岛神社(Itsukushima Shrine),古代建筑师善用岛屿的地形,将神社山门建在沙滩上,涨潮时,朱红色的鸟居屹立水上,犹如海上升起的神仙居所,既奇特又富诗意,被评选为日本三大名景之一,并入选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退潮时,严岛神社的红色鸟居屹立浅滩上。(图:胡锦伟)

岛上游人如织,除了香客之外,几乎每天都有新婚夫妇到神社举行传统婚礼仪式。岛上有一条极富在地传统风情的购物街,可倡导刚出炉的豆沙饼、广岛烧、烤牡蛎、面包筒雪糕等美食,也能买到仿古木质器皿、毛笔等纪念品当手信。逛街时可能会与小鹿擦身而过,那是宫岛的吉祥动物,在古代更被视为神明的使者。

面包筒雪糕是宫岛“名物”之一。(图:胡锦伟)

梅花鹿是宫岛的吉祥动物。(图:胡锦伟)

回到岸上,在港边的酒店高楼酒吧以360度的视角俯瞰城市,或者换个方向望向浩瀚飘渺、海岛处处的濑户内海,蓦然明白唐诗“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意境。唐宋古韵的魅力在此处失而复得,而广岛本来就是一个承先启后的城市,早已放下伤痛的惋惜,面向和平的远景。

请点击《城市呼吸》系列报道,阅读更多文章。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相关标签
  • 日本
  • 城市呼吸
  • 广岛
  • 热门 Popular

    Advertisement

    你可能会感兴趣 You may also like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