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死病675年谜团破解  研究:14世纪中期源于中亚

图:Lyazzat Musralina/ REUTERS

14世纪中期肆虐欧洲的黑死病(The Black Death),源头一直是个谜团,如今这个675年谜团有的新解答。一份在《自然》期刊发表的研究认为,这场世纪传染病的源头在中亚,也就是今日吉尔吉斯的天山山脉山脚。

综合《路透社》和《自然》(Nature)期刊昨日(15日)报道,黑死病肆虐近500年,而且从1346至1353年的短短八年间,就造成欧洲、中东和非洲多达60%人口死亡。

研究团队成员之一的历史学家斯拉温(Philip Slavin)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吉尔吉斯北部一处古葬场,在1338至1339年间下葬数量激增,且有几块墓碑碑文刻着“死于瘟疫”。

他指出:“这不只是任何一年而已,1338年和1339年是黑死病发生前的七、八年。”

斯拉温告诉记者:“有一、两年死亡率过高,表示那里发生了一些不正常事情。”

这处古葬场位于吉尔吉斯天山山脉山脚、邻近伊塞克湖(Lake Issyk Kul)的楚河谷(Chu Valley)一个社区,陪葬物品显示,当地是商旅往来所经之地。斯拉温说:“这或许是其中一个最早有鼠疫感染人类的地方,零号病人最有可能是这里或附近社区的人。”

牙齿中抽取DNA 验出鼠疫杆菌

因此,斯拉温与古DNA专家合作,从埋在该墓地的其中七人的牙齿中抽取DNA、定序,比对出鼠疫杆菌(Yersinia pestis),重建其基因,与黑死病死者遗骸取得的鼠疫杆菌比对,发现造成黑死病的菌株直接承自古葬场所发现菌株。

研究也发现,现在生活在该区域的土拨鼠身上也有与黑死病鼠疫杆菌最接近的菌株。这一点有助于研究团队认定,该区域在一个很短暂的时间内,发生了黑死病爆发理论中的“大爆炸”(big bang),即鼠类身上既有的鼠疫病菌突然发生遗传分歧。科学家们认为这可能早在10世纪就已发生,但无法确定日期。

未参与该研究的纽西兰奥塔戈大学(Otago University)副教授Michael Knapp表示,这份研究样本量小,有局限。若有来自更多人、时间和地区的数据等,会有助厘清这些数据的真正含义。 但副教授承认可能很难找到额外样本,也称许这项研究“非常有价值”。

来自澳洲昆士兰理工大学(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古遗传学家Sally Wasef则表示,这份研究为解开其他古代科学谜团提供了希望,让人知道强大的古代微生物DNA复原有助找出证据,解开长年的争论。

相关标签
  • 黑死病
  • The Black Death
  • 中亚
  • 鼠疫
  • 热门 Popular

    广告

    你可能会感兴趣 You may also like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