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一个人到底需要存多少钱,才能在退休后过比较舒心的生活呢?
退休后的吃穿用度、社交活动,样样都离不开钱。即便消费降级,也要保持生活质量,不是凑合度日,而是好好庆余年。
那么,退休要准备多少钱?
研究显示,在新加坡,65岁退休者每月需1750至1937元才能勉强过活。而另一项针对3000人的调查发现,要财务自由,60万元才够,每月花2500元,能支撑20年。星展集团的研究则指出,按每月1600元的平均开销,到了2030年,至少需要55万元才能维持基本生活。
但人生不只是计算器,疾病、意外可能随时打乱计划。如果还想每年去旅行、吃美食,或是活得比别人久,退休金可能永远不够。
退休不是时间一到就能水到渠成的事,要想过得安稳舒适,提前规划才是关键,否则到时手忙脚乱,哭天喊地也无济于事。
公积金(CPF)是多数新加坡人的退休依靠,虽然不少人抱怨资金受限,但客观来说,它确实提供了一定保障。2025年起,55岁时在退休户头存入42万6000元,每月可领取约3300元,基本上可以安享晚年。
但对存款不足的人来说,问题是如何撑到65岁领取公积金?专家建议,趁早规划退休储蓄,并利用投资、保险等方式积累财富,让退休更有底气。
一辈子为钱劳碌,难道真的要存够百万,才能安心退休?其实,退休生活的品质,关键在于期待值与预算的平衡。
品味不等于昂贵,健康也不一定要大把花钱。政府津贴、社区设施、健保计划等,都能帮助大家健康、活跃地老去。只要合理规划,把“想要”与“必须”分清楚,找到自己能接受的生活方式,退休就不再是难题,而是最美好的安排。
张海洁主持的《海量说》每个星期推出,除了《8视界》和YouTube,也可以在《海量说》的专属YouTube、Facebook、TikTok、IG、小红书(海量说)和微信视频号(海量说SG),观看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