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用996,没有KPI,又不需要看老板脸色。零工经济兴起,有人说,只要充分规划,往死里做,月入万元不是梦。真的是这样吗?打零工,真的好赚吗?
新加坡的平台工人超过7万人,占本地劳动力的3%,而且还在增长。其中,快递、外卖骑手和私召车司机占了93%。
零工市场最大的魅力之一,正是门槛低,学历背景没有限制。只要肯做,没有什么不可能,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尤其在中国,灵活就业者已经突破2亿人,许多大学生毕业变失业,在这个庞大的“就业蓄水池”中找到了希望。
不同的是,中国市场百花齐放,需求强劲,丰富了打工仔的就业选择,带动更多人做起你想也想不到的工作,例如文案写手、网络主播、视频UP主,也兴起了比如宠物食品烘焙师、汉服造型师等冷门行业。
然而,数据显示,零工们的积蓄只够支撑他们1.7个月的开销,一旦停止工作,不到两个月就没钱花了。某些零工经济领域,也有一丝剥削的意味。雇主无需支付全职员工的工资、福利和培训费用,甚至规避劳动法限制,如最低工资或解雇补偿。
打零工的人朝不保夕,收入不稳,职业发展没有未来,更不会想去提升自己。本应该由雇主提供的医药、公积金等社会保障缺失,最后可能得依赖政府福利,增加公共开支负担。
新加坡政府意识到这点,不久前通过 “平台人员法案”,成为全球最早立法保障平台人员权益的国家之一。
法案在2025年1月1日生效,营运商今后将与平台人员共同缴纳公积金,以实现住房和退休保障。如果因工受伤,平台人员可以申请工伤赔偿。新设立的“平台工作协会”也会维护工人的利益。
零工经济势不可挡,是潮流,还是未来,就看我们用什么心态来拥抱。
张海洁主持的《海量说》每个星期四推出,除了《8视界》和YouTube,也可以在《海量说》的专属YouTube、Facebook、TikTok、IG、小红书(海量说)和微信视频号(海量说SG),观看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