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两代旗袍师傅各有一段不解的旗袍之缘。
旗袍老师傅当年边打杂边偷师 皇室也向他定制旗袍
74岁的旗袍师傅黄秋林,40年前从香港落户新加坡。
他12岁开始艰苦的学徒生涯,从打扫煮饭开始做起,半年后才学习穿针引线。师父还得鉴定拇指弯曲度,才决定是否收徒。
“会弯的,对不对,这样子的手指拿针没有这么容易(缝)弯,还有拿针是比较灵活。师父一定要看你这个。”
除了在师父和客人的责骂中精进手艺,黄师傅当时也不忘趁前辈干活时偷师一把。如今,他的精湛手艺吸引了皇室成员、社交名媛、普通百姓等向他定制旗袍。
“我的做法是一样的,我算他是我的客人,我不会分他是有钱没有钱,名人或者是普通卖菜的。”
黄师傅认为旗袍能显现女人的“真美”,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会流行。说到传艺,他却不看好。
“比较难,比较困难。除非他很小,也是像我这样子十几岁的话,他什么都不懂,跟着你这个方法去学,才会学到。长大他会赚钱的话他一定学不到。”
他坦然地说到:“东西要结束,每个东西都会有结束的。”
持续两年每日亡母坟前悼念 旗袍设计师:爱她更甚于自己
59岁的吴来灿是本地自学成才的旗袍设计师。
当年他为了陪伴家人,放弃出国深造,选择在本地修读建筑管理,自己摸索服装设计。他靠着向牛车水一对老裁缝请教而学会缝制旗袍,并创立了自己的品牌。
因为没有受过正统培训,他的旗袍设计不受制于传统。
“布料对我来说很重要,我喜欢日本和服的布料,它的质地很有意思。我采用皇后服饰的宝石钮扣,又带出现代感。”
来灿形容自己的旗袍设计“高调却不庸俗”,作品被晚晴园、亚洲文明博物馆,以及中国和日本的博物馆展览与收藏。
来灿说母亲在他心中“种下对服装和旗袍的热爱”。从小他看着母亲穿着旗袍领的衫裤,也为父亲缝制衬衫。他耳濡目染,也有样学样地用订书钉将报纸制成裤子。
2000年,母亲离世,他打击甚大,花了两年才走出悲伤。
“我每天去坟场待到傍晚七、八点才离开。坦白说,我爱她比爱我的生命更多。”
近三年,来灿与癌症搏斗,但他乐于跨到“彼岸”,他说“因为我知道,我的父母亲在那里等着我”。
对于他倾注了手艺和爱来完成的旗袍,他希望人们能在他日后故去后依然铭记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