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据巴耶利峇大片区域的巴耶利峇空军基地,在转型成为军事用途前,曾是东南亚最先进的国际民航机场。在建造机场之前,这里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这要从一条被人遗忘的道路 ─ 金泉路说起。

金泉路以富商黄金泉 (1885-1958) 命名。
图: 方妙莲
开发巴耶利峇贡献卓著的黄金泉
位于大成工业区北边的金泉路,与上世纪富商黄金泉很有关系。黄金泉祖籍福建同安、出生于中峇鲁,育有一子七女。1920年,他在巴耶利峇地区经营熏树胶与烘椰干,白手起家后,买下位于现今巴耶利峇机场、当时称为柴山的大片土地种植椰子。椰园中有他的别墅,还有一座1903年由他父亲创建的小教堂。
黄金泉修建了一条约两公里长、从巴耶利峇路通往住家别墅的道路。为褒扬黄金泉的热心公益,这条路后来被政府正式命名为金泉路。
目前住在美国的外孙女方妙莲说,外公黄金泉虽曾拥有巴耶利峇机场大部分的土地,也是地方领袖,但为人谦虚,穿著会让人误以为他是农夫,整天在烈日下劳作。
1940年代的金泉路上有不少公共设施,如商业无线电广播站、污水处理厂与化粪厂、气象观测站等。闽籍富商陈六使的益和树胶厂也在金泉路上,吸引不少人来工作居住,逐渐形成金泉村。
然而,1950年,英殖民政府决定在巴耶利峇征地兴建国际机场,黄金泉的別墅、教堂与椰园所在的地段也被征用,但他所获得的赔偿却不成比例。机场建成后他受邀观礼,但他决然不去。
1958年,黄金泉与世长辞,他与家人住过的别墅变成机场的警察局。

黄金泉家别墅后来成为机场警察局。
图: 谢顺汉
巴耶利峇机场的光辉年代
征用420公顷土地、耗时三年建造,正式名称为“新加坡国际机场”的巴耶利峇机场,在1955年8月20号开幕,成为本区域最先进的机场,接待过无数各国政要与名流,也曾创造多项记录。
当时在机场货运站工作的Subash Pillay回忆,新加坡动物园开幕时,从巴耶利峇机场运进世界各地的珍禽异兽,他看见一个大笼子,感到非常好奇,上前检查时,一只花豹猛然扑向他大吼一声,把他吓得弹跳到老远。

协和号亚洲航线,机身左面是新航标志,右面则是英航。
协和号超音速飞机的亚洲处女航,降落在巴耶利峇机场时也引起轰动。 Subash的前同事邱财发记得,机场员工蜂拥而至,记下飞机、停机坪的编号去买马票。
1978年,入境新加坡的旅客突破200万人次,巴耶利峇机场发展受限,政府决定在樟宜兴建新机场取而代之。1981年之后,巴耶利峇机场转型为空军基地,只有在空军开放日让民众入内参观,平日警卫森严,外人难窥究竟。
沧海桑田 往事隐没巴耶利峇路一隅
1970年代末,金泉路周围土地陆续被征用,以扩建污水处理厂、屠猪场与垃圾转运站。金泉村消失了,金泉路虽获保留,但路线和以往并不完全相同,80年代后港三道开辟后,金泉路更被截断成两段不相连的道路。

黄金泉故居所在地,今为长老会伯大尼堂。
金泉村被征用后,黄金泉的独子将其巴耶利峇路上段379号故居的土地,捐赠给百年前柴山椰园中的小教堂,也就是现今的长老会伯大尼堂,见证这段已被人遗忘的故事。
2002年,黄金泉的后人把移居世界各地的亲人召集回来,在教堂办了一场家族聚会。
虽然黄金泉的产业与土地已不再属于黄家后人,他留下的精神遗产却令子孙怀念与骄傲。“这是我外公留给众人和我们孙辈的遗产,至少我去金泉路时,我可以跟我的朋友说,这是我阿公的路。” 黄金泉的外孙谢顺汉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