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特写 | 关爱化春雨 陪伴孤独的孩子勇敢前行

4/5/2021 播出 陈福来和程莉莉夫妇俩,曾经让儿子的朋友李伟民寄住家中。李伟民父母经常晚归,他难免感到孤寂;陈福来夫妇对他的关爱、教导,让他在成长的路上不至迷失,为此李伟民始终心存感激。

陈福来和程莉莉夫妇,育有四个儿子,老大和老二已经工作。在一次偶然的契机下,他们接触到社会及家庭发展部的寄养父母计划,并在2017年,开始正式成为寄养父母。

给寄养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待寄养的孩子的亲生父母,都是因为各种原因,暂时无法亲自抚养孩子。担任寄养父母是暂时性的,当孩子的亲生父母困难解决,或者找到合适的长期照护者,寄养孩子就会离开寄养父母,回到自己的家中。

陈福来夫妇俩,至今已经照顾了三名寄养孩子。从事建筑顾问专业的陈福来说:“他们需要一个稳定的家庭环境来成长,所以我们尽己所能,给他们提供一个比较美好、比较稳定的环境。”

程莉莉则说:“我们要好好地照顾到他们的心理,他们的身心发展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只要把他们的身心照顾好,我们就救了一个孩子;我跟我先生一直这样坚信着。”

伴随寂寞的孩子 度过孤独成长岁月

其实,早在15年前,陈福来夫妇就曾经让儿子的玩伴李伟民,在家中寄住;自此之后,伟民跟他们建立起非常深厚的感情,直到现在仍常有联系。

程莉莉透露,伟民的父母因故很晚回家,他自己一个人待在家中,难免感到寂寞。“我的儿子有一天就来问我,伟民可不可以住在我们家?我说只要他父母同意,我们就没问题。就这样,他在我们家住了大概一年多两年,不过星期六他会回自己的家。”

李伟民说,在陈家寄住的这一两年间,陈福来夫妇把他当家人一样对待。他跟陈家兄弟一起成长,同吃同住,也会参加他们的家庭聚会。

包容关爱 助孩子走上正途

李伟民说,自己从小比较没有主见,也不知道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但陈福来夫妇,一路给予他很多的引导。“我在人生中,做了一些错误的选择,曾经逃学、误交损友,但是阿姨和叔叔始终没放弃过我。他们看到我性格中好的 一面,会尽量告诉我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告诉我应该多往好的方面去想。”

李伟民原本是工艺教育学院学生,学业成绩不是太好;经过努力,他后来上了初级学院,接着考上大学。“我自己也没想过会有今天的成就。我很感谢阿姨和叔叔,这几年一直给我鼓励,不管是读书也好,人生道理也好,我在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程莉莉则表示,他们希望透过包容忍耐,能给予孩子盼望。“他们需要的就是那么一点点的安全感,不要让他们受到太多的内心创伤,帮助他们好好的长大成人。”

相关标签
  • 星期二特写
  • tuesday report
  • 跨越
  • Leap of Faith
  • 寄养
  • foster
  • 领养
  • adoption
  •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
  • Ministry of Social and Family Development
  • 热门 Popular

    广告

    你可能会感兴趣 You may also like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