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特写 | 无惧年龄和生活挑战 积极帮助特需人群

走过大半人生,步入古稀之年,是该放慢脚步、安逸度日,还是继续保持活跃、持续打拼?对70岁的林廷冰,和75岁的陈大川来说,能在这个年龄,继续对社会有所贡献,是他们努力的目标。

45岁突失明 工作生活顿失方向

林廷冰是一名视障人士。1995年,她的眼部神经线出现肿瘤,动了切除手术后,视线受影响,右眼完全看不见、左眼也只剩下管状视线。非但如此,她也失去了味觉和嗅觉。

身体的变化,对个性独立的林廷冰,是个沉重的打击;原本从事花艺设计的她,无法再继续之前的工作,甚至日常生活起居,也需要依赖别人。“我感到震惊和困扰,很生气也很沮丧。我对未来充满恐惧,看不见东西的感觉很可怕。”

重新学习各种生活技能

失去视力后,很多生活技能都必须重新学习。要能买东西,林廷冰必须学习如何用触觉辨认钞票;她也必须学习,如何在倒水时不让水溢出杯子,以及如何通过热感和计时器,为自己煮食。

她用了两年的时间,让自己慢慢适应失去视力后的生活。“我有信仰,让我继续前进,保持坚强;我也有朋友和家人继续爱我、关心我、支持我。我认为,在任何状况下,我们都需要身边所有人的爱与支持,来度过难关。”

开办“触摸艺术”课程 助视障者掌握一技之长

正因如此,当新加坡视障人士协会在1996年邀请林廷冰开办“触摸艺术”的课程时,尽管自己 没有制作手工艺品的经验,她仍然接下了这份工作,希望能够帮助协会的视障会员,让他们有一技之长,赚取一些收入。

她自修了工艺美术课程,并利用所学,设计出一套适合视障者学习的课程。她的一名学员苏碧云就表示,上课时,如果有些事情学员做不到,林廷冰就会另寻方法,帮助他们完成手工。

已经步入古稀之年的林廷冰,依然非常活跃。她在去年,受邀和其他身心障碍设计师合作,设计国庆礼包和哈莉玛总统在国庆典礼上佩戴的饰品。对她来说,即使面对困境,也应勇往直前。“当一扇门关闭时,另一扇门会打开。我想鼓励任何突然失去视力的人,你会感到恐惧,但你是可以克服这份恐惧。”

因对母亲的思念 决心投身公益

75岁的陈大川,则是在2014年,母亲去世后,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

陈大川的母亲是一名华文教师。在他眼中,母亲个性坚韧、以身作则,而且很喜欢孩子;他希望能够把母亲的价值观传扬下去,因此成立了“不老传骑”社会企业,教导自闭儿童骑脚车,希望透过这样的方式,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尽管处处碰壁 依旧不愿放弃

虽有心助人,但开始时,陈大川没有教练资格,对自闭儿童的了解也不足,向各个特殊学校与机构寻求合作机会时处处碰壁,让他一度感到非常气馁,甚至在夜深人静时暗自流泪。

“对母亲的思念让我坚持下去。母亲一直说要不断地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她激励了我,使我不想放弃。”

为此,陈大川认真阅读自闭症的相关资讯,并到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找专家了解开办课程的流程。后来,专门录取特殊需求孩童的恩园学校答应和陈大川合作,在2016年至2018年间,为学校学生提供脚车课程。

陈大川透露,自闭儿童一般在肢体协调方面有些问题,因此要教他们骑脚车,有一定的挑战。他希望能透过脚车活动来让国人不再以有色眼光看待有特殊需求的孩子,也希望未来能够将活动推广到东南亚各地,惠及更多自闭儿童。

相关标签
  • 星期二特写
  • tuesday report
  • 跨越
  • Leap of Faith
  • 视障人士
  • visually impaired
  • 新加坡视障人士协会
  • savh
  • Singapore Association of the Visually Handicapped
  • 触摸艺术计划
  • Touch Art Programme
  • cycling
  • 骑脚车
  • 自行车
  • 不老传骑
  • Ageless Bicyclists
  • 自闭症
  • autism
  • 热门 Popular

    广告

    你可能会感兴趣 You may also like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