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豪(30岁)工作是训练志愿者通过电话或文字与有自杀念头求助者沟通。从他乐观积极的性格难以想象,他加入防自杀团体的初衷,是因为他的父亲在7年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015年6月15日,李成豪的父亲在家自焚结束生命。至今,他还清楚记得见到父亲最后一面的情景。

李成豪至今不知道父亲自杀的原因
父亲的死让李成豪产生强烈的愧疚感,后悔自己没有察觉异样,阻止悲剧发生。这也是促使他毅然投入防自杀组织工作的最大动力,希望能以自己的经历帮助更多和父亲一样在绝望边缘徘徊的人。
疫情间加入援人协会 开启助人旅程
2020年冠病疫情暴发初期,儿童心理学硕士毕业的李成豪从马来西亚来到新加坡援人协会工作。他主要的工作是培训协会志愿者正确与求助者沟通,舒缓他们的情绪。
对李成豪来说,训练志愿者是个不小的挑战。因为义工们需要长期接触大量的负面情绪,所以思想成熟、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是开始培训课程的先决条件。
他分享,通过培训志愿者,他也更能体会有自杀念头的人所面临的无助感,无形中帮助他释然对父亲的愧疚感。
聆听是最好的帮助方法
李成豪说,其实一般民众面对有自杀倾向的亲朋好友、甚至陌生人常因为不知道如何开口,而可能错失救人的机会,因此学会正确聆听他们内心的痛苦和诉求格外重要。

李成豪认为提供一个安全的倾听环境对情绪低落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现在他的工作重心除了培训接线人员,也是“Be a Samaritan”计划的导师之一。这项计划主要是与企业合作,通过短期课程教导各领域的人士,如保安员、送餐员等,预防自杀的基本知识,包括如何识别有自杀倾向者、支持高危人群的方法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