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在疫情期间培养起室内园艺的爱好,除了种植蔬果以及尝试水耕等不同的种植方法,更有人热衷于种植和收藏较稀有的杂色植物,摆在家中当作点缀。
由于杂色植物并不常见,因此它们的价格也不菲,再加上人们对杂色植物的需求在这段期间大增,价格在过去一年翻了好几倍。
售卖杂色植物的业者表示,这类植物的叶子会出现不同颜色、斑纹甚至是形状,主要是因为它们属于变种植物。所谓的变种指的就是植物本身的基因出现变异,不过这种变异并不是一开始就会显现在植物叶子上,所以买家基本上很难去辨认出哪种植物最终会成为杂色植物。
业者陈伟杰透露,“龟背竹”是他所售卖的杂色植物当中较受顾客欢迎的,当中又以“白锦龟背竹”最红火,平均每个星期可以售出至少五、六盆。陈伟杰认为尽管这股热潮已经持续了一段日子,但相信短时期内不会降温。
至于收藏杂色植物的本地爱好者,除了上花店和花圃购买他们喜爱的植物之外,也有不少人是透过社交平台以及其他网购平台,同其他收藏家交流并进行买卖。
行内人透露,视植物的斑纹以及市场需求而定,这类杂色植物可卖上好几千元,甚至是好几万元,不过这个天价却无阻收藏家继续添购杂色植物,除了是因为物以稀为贵,也因为这股风潮不仅限于本地,因此整体市场炒得十分火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