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晨光聚焦:气候暖化冲击海洋生物 专家着手应对

新加坡四面环海,尤其容易受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除了海平面上升,海水升温以及海洋生物异常繁殖也成了棘手难题。本地一组海洋科学家正在默默研究我国的海洋生态环境,希望能找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

水母先生叶伟良

水母在我们的地球上生存了5亿年,我觉得它们是一个很优雅、很漂亮的一种动物。
研究员叶伟良

在本地,专门研究水母生态的科学家屈指可数,由于和水母朝夕相处,国大热带海洋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叶伟良因此在本地也有个 “水母先生”的称号。

水母大量繁殖同气候变化脱不了关系

在许多冷水海域里,包括英国和以色列,科学家发现海水暖化导致水母大量繁殖。伟良想了解热带水域是否也出现这样的现象。过去一年多来,伟良跟他的助理张嘉溆几乎天天都在实验室里,细心照料这些在新加坡海域找到的水母。

我从小的时候就喜欢水母,在这里我可以近距离的照顾他们观察他们我觉得很有意义。
实习生张嘉溆

他们需要定时调整水缸里的水温并观察水母在不同水温下的变化和繁殖能力。这类科学研究很少在热带水域进行,而伟良的项目更是新加坡头一个相关研究。

被水母蛰伤而丢命的事件时有所闻,伟良希望研究结果能帮助当局制定有效措施维护公众安全,并确保新加坡的水产养殖业不会受到水母过量繁殖影响。为期18个月的研究将在今年3月结束,研究报告预计一年内发表。

本地科学家如何找出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A*STAR和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研发的一个高科技浮动探测器,能够实时监测30多个环境参数,包括海水温度、酸碱度和矿物质含量等,并及时把数据上传至网络数据平台。

浮标重3000公斤、高7米、宽2.6米。这是为期五年,耗资900万元推行的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和跨领域海洋科研计划中第一个下海的探测器。数据上传网站后,任何国际研究机构和公众都能随时浏览,不但能促进多方合作也有助加深公众对海洋保护的兴趣。

我觉得把科学知识分享给公众是很有意义的。
国大学热带海洋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梁玮
相关标签
  • 圣约翰岛
  • 海洋生态
  • 气候变化
  • 你可能会感兴趣 You may also like

    晨光第一线

    新闻、时事信息热辣送上,社会、生活专题天下网罗。早晨新闻资讯节目《晨光第一线》,每周一至周五,早上9点和你见面。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