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善方保健:迈入超老龄社会 年长看护者趋增

我国过去五年65岁到90岁以上的年长者,增加了12万6816人,逐年的平均增幅为5.5%。有组织也观察到在我国步入超高龄社会之际,近年来出现越来越多年长看护者。这些看护者需要照顾家中生病的兄弟姐妹或父母。今天《善方保健》带你深入了解,年长者和看护者所面对的挑战。

新加坡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过去五年的65岁到90岁以上的年长者,增加了12万6816人,逐年的平均增幅为5.5%。狮子乐龄之友协会就观察到,在我国步入超高龄社会之际,近年来出现越来越多年长看护者。夹心层的年龄也日益推高。

姚丰源医生 心理卫生学院高级专科顾问兼老年精神科主任
“因为现在医学比较发达,我们会活得比较久一些。所以这一代的年长者,他们很辛苦要照顾三代人,他们要帮孩子照顾孙子,有时候也要帮孩子做一些事。”

提早退休照顾失智母亲

66岁的符阳强和64岁的太太就因为需要照顾94岁的患病母亲,而无法过上清闲的退休生活。符阳强的母亲在2017年患上失智症,符阳强太太原本是母亲的主要照顾者,但随着母亲的病情恶化,符阳强提早退休帮忙照顾。

如今符阳强夫妇俩全职照顾母亲已经七年多了,所幸符阳强四个孩子都长大成人,目前也不需要照顾孙辈。面对退休后需要24小时照顾母亲,符阳强坦言也经历过一段煎熬的日子。

符阳强 年长看护者
“开始我是有这种感觉,就是说我蛮辛苦蛮吃力。因为24小时看住她。那对我来讲我的心态上面不同,我对我妈妈是很尊敬的,所以我一直想说你伴我长大我陪你到老。”


除了失智症,老年人较常见的心理疾病有忧郁症和焦虑症。受访医生表示这情况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年长者由于身体日益衰弱以及面对生活变故,难以适应等情况,因而容易引发心理疾病。

姚丰源医生/心理卫生学院高级专科顾问兼老年精神科主任
“我们有发现到这点。因为跟着新加坡人口老化, 患上精神科问题的年长者会越来越多,除了失智症之外, 比较普遍的年长者患上的精神疾病是忧郁症和焦虑症”

在社会服务机构狮子乐龄之友协会的235个辅导案例中,当中不少面对心理健康问题。
协会表示这些年长者大多数属于轻微到中等案例。协会解释他们观察到年长者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他们感到孤单、认为自己没用等种种问题。


利用人工智能检测心理健康

狮子乐龄之友在2021年展开计划,利用人工智能检测年长者的心理健康状态。过去两年,超过4827位年长者接受检测,当中48%被检测出有负面情绪的年长者,需要密切关注或给予辅助咨询或转介给其他机构。配备脸部情绪分析人工智能科技的流动车,每个月开入女皇镇的社区和学校为年长者服务。协会表示年长者容易感觉孤独,外出活动有助让心情愉悦。

林雪蕙 狮协金文泰344活跃乐龄中心经理
“我们就是他们要走出家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要有这个社交。”

为了让年长者更活跃,保健促进局和人民协会也将在全岛活跃乐龄中心和民众俱乐部推出一系列活动,让年长者保持身心健康和维持社交,预计接下来的五年内能让55万名参与者受惠。

相关标签
  • 晨光第一线
  • 年长者
  • 年长看护者
  • 心理健康
  • 人工智能
  • 晨光第一线

    新闻、时事信息热辣送上,社会、生活专题天下网罗。早晨新闻资讯节目《晨光第一线》,每周一至周五,早上9点和你见面。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