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城有约 | 十分访谈:新移民须通晓英语 才能融入本地社会?

我国是个多元社会,不同族群拥有不同的文化、信仰,也会使用不同的语言交流。然而近期,一则超市员工英语不好被顾客投诉的新闻,再次引起人们讨论,外来人口和新移民是否一定要掌握英文,才能够融入本地社会。

反对党领袖毕丹星早前在国会上提议,将英语测试纳入新移民入籍我国的条件之一。亚洲新闻台近日也对500名国人展开调查,发现有大约八成的受访国人赞成这项建议。

英语好,是融入本地社会的关键吗?《十分访谈》走上街头了解民众的看法。

公众普遍认为,英语不是决定外籍人士能否融入我国的关键因素,了解本地文化和尊重社会制度更为重要。不过大部分民众都认同英语在本地的重要性。其中一名受访者解释:“基本的英语沟通应该要有,因为我们这边有不同种族”。

另一名学生则说:“能够听懂和说英语,能对新加坡的发展带来正面帮助,也能提升新移民本身在新加坡的生活质量。”

至于是否应该对入籍申请者进行英语考核,受访者的意见参半。有人认为,尽管有基础英语能力对新移民有帮助,但“没有必要通过考试”;有人则认为考试能测试申请者的英语水平,“如果(水平)不可以的话,或许会有一些课程帮助他们。”

南大国立教育学院人文与社会学科教育学部的杨沛东助理教授说,尽管他能理解入籍英语考核这项建议背后的逻辑,但这么做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这是因为我国在接纳新移民方面,本就更倾向于高学历、高技术人群。

“在这些相对高技术、高学历的移民中,他们因为工作的需要,其实已经掌握了比较高的英语技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再来搞一个(英语)测试,会有一些多此一举。”

杨沛东助理教授指出,新加坡的政策强调的是融合而非同化,“不管从历史上看,还是今天,其实英语都并非是融入新加坡的一个绝对必要条件”。他补充说,英语测试和日常口语是存在区别的,能在考试上通过,并不等同能在生活中用英语沟通,尤其我国还有“新加坡式英语”。

新加坡政策研究所研究员张家绮博士则认为,语言是人们沟通的桥梁,但并非促进社会融合的唯一要素。张博士认为,对外来人口来说“对社会的构造、对新事物的了解、保持开放的态度也很重要”。

既然语言不是外来人口融入社会最主要的条件,那为什么新移民的英语能力更受到国人的关注?张博士说,基于新加坡社会里存在多元种族和语言,英语已经被大家默认为共同语言。尽管其他语言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沟通功能,但英语更容易成为一个明显的指标,用来评价新移民是否融入社会。

 

相关标签
  • 狮城有约
  • Hello Singapore
  • 英语
  • 新加坡公民
  • english test
  • citizenship
  • 新移民
  • 永久居民
  • 狮城有约

    提供每日新闻,讨论时事热点、轻松分享生活资讯。全新节目《狮城有约》,每逢星期一至五,傍晚 6.30-7.30pm,和你有约!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