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日前流传一则贴文,提到一位家长让儿子当众下跪,并训斥他约一个小时。有的网民为孩子感到心疼,有的则认为,管教总比放任来得强。究竟公开训斥孩子,是否能达到大人所期待的效果?
国大医院邱德拔-国立大学儿童医疗中心的心理学家苏凯蒂表示,关于管教孩童,并没有一套标准公式。不过,父母必须考虑三个问题: 一、最终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二、想给孩子传达什么样的信息? 三、所选择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她说,大庭广众辱骂孩童会让他们感到丢脸和羞愧,当下强烈的负面情绪也将使孩子无法听取父母的教诲,并加剧亲子间的隔阂。长此以往,还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社交和身心发展。这就和大人在工作场合,被上级公开训斥的情况如出一辙。
国立教育学院心理学与儿童及人类发展学讲师陈锦子博士也不赞同公开训斥孩子的做法。她解释,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情感成熟度和性格不一。比如:两岁到六岁的小孩可能产生尴尬、羞愧和内疚等情绪;而7至12岁则会对此感到愤怒和怨恨,而这些负面情绪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化解。
有些小孩会耍小聪明,知道在大庭广众之下闹脾气,父母就会让步。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苏凯蒂建议家长,在出门前先跟孩子约法三章,明确说明对他们的要求。比如可以跟孩子说好,如果他们犯错,就会结束行程回家。她也提醒家长要“说到做到”,不要破坏立好的规则,否则孩子接下来有可能会不断试探底线。
不过除了惩罚,苏凯蒂也建议家长,行程中,要适时表扬孩子的良好行为,以激励他们继续好好表现。 陈锦子博士指出,当孩子在公共场所调皮,尤其是行为举止干扰到别人时,家长有责任禁止。
然而,禁止的方式可以是一个坚定的眼神,提醒孩子出门前的约定;又或者将孩子拉到一旁,看着他们的眼睛认真地告诉孩子“你这样的行为我实在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