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大杨潞龄医学院和网络同伴支援平台Acceset的一项研究发现,大学生通过网络书信的方式向陌生同侪倾诉,并获得精神支持,可以有效减少他们的抑郁和焦虑症状高达四成。
国大杨潞龄医学院数码医学研究所的杨钰凤博士说,这种方式与传统辅导服务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同侪之间有共同的生活经历。而匿名投信的方式“最主要的好处是能够减轻(大学生)对外人倾诉的焦虑”。
近年来疫情扰乱生活、国际局势动荡,触爱心理健康主管陈燕妮发现,大学生群体寻求辅导的原因也出现变化,从原来为课业压力、人际关系或情感问题感到焦虑,现在也同时为未来和前途而担忧。
“比如说他们就会问我,我是否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我喜欢的工作还会存在吗这些问题。”
另外,大学生们寻求援助的渠道也在变化。陈燕妮说,尽管她会邀请需要帮助的青少年到辅导中心接受辅导,但许多人却提出想以视讯的方式进行,因此她所在的机构便开设了这个新选项。
人们在向外人倾诉的时候,在文字和语言表达上可能会有所保留。网络同伴支援平台因此借助电脑计算法,检测求助学生信件上的用词是否出现危险的信号。
至于经过培训的学生不像专业辅导员那么有经验,有参与研究的杨钰凤博士表示,“每一封信件辅导员也都会看,如果发现情况严重,那就会交由辅导员处理,辅导员也会教学生怎么回复。”
陈燕妮也认为文字能够为辅导员提供一些重要讯息。
“比如说一个青少年他可能写‘我无法上课,因为当我想到我的周围有很多人的时候,我就会觉得很焦虑’,这个信息其实对我们辅导员是个很重要的信息,也告诉我们可能这个求助者需要跟进和更长久的心理辅导。”
关于网络同伴支持平台能如何与传统的辅导服务互补,陈燕妮认为,网络同伴支持可以快速地帮助那些焦虑症状轻微的人群,这让辅导员可以更专注辅导情况较严重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