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本地掀起一股盲盒风潮。所谓的盲盒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时无法预知里面的物品款式,只有在拆开盒子后才会知道里面装的是哪一款。
33岁的苏彦玮是一位盲盒爱好者,家里收藏了1000多个盲盒玩偶。盲盒不仅给苏彦玮的生活增添乐趣,还为她与男友牵起爱情红线。苏彦玮说两人基本上每周都会一起玩盲盒,还会一人买一盒,比拼谁的运气更好。虽然喜爱盲盒,但两人每个月会将花费控制在300元,不会冲动消费。
在苏彦玮所收藏的盲盒玩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公司泡泡玛特。泡泡玛特新加坡董事陈东鸿认为,新加坡早期就举办玩具展,是能服务东南亚顾客群的一个中心,因此泡泡玛特去年将首间东南亚旗舰店设立在本地,目前全岛还有三家快闪店和19台被称为机器人商店的自动贩卖机,让盲盒风潮吹进新加坡。
盲盒的不确定性,会激发消费者的购物欲望,而同样贩售神秘感和惊喜感的神秘盒贩卖机,因经营模式属于公共博彩,在2018年被警方禁止运营。新跃社科大学商学院市场学高级讲师常李妍博士指出,消费者在购买盲盒时知道里面的商品是什么,只是不确定款式,而神秘盒内的物品完全是未知的,不透明性和不确定性更高。盲盒有一定有碰运气的成分,但赌博的元素和神秘盒相比较小。
专家表示,盲盒的热卖能鼓励设计师发挥创意,推广潮玩艺术。但它也往往会导致过度或盲目消费,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专家建议,消费者最好还是评估自身经济能力,理性衡量实际需求之后才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