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将针对18岁以上国人,派发100元的“重新探索新加坡”消费券。消费券可从今年12月起,用来购买景点门票、参加导览活动、和支付酒店住宿费。消费券有效期为七个月,将以数码形式派发,每张面额是10元。18岁以下国人则能在前往景点观光、参加导览活动时,享有10元津贴。
一些公众在接受本台询问时表示,会利用消费券,带家人到本地景点参观。也有人考虑到本地酒店入住一、两晚,同家人感受类似出国旅行的感觉。不过,疫情当前,有公众对外出旅游仍然感到担心。但也有人认为,只要大家都把口罩戴好,应该还是蛮安全的。有家长指出,会考虑到比较少人去的地方,并且会避免在周末人多的时候到访。
逾3亿元消费券 对提振旅游业起多大效用?
淡马锡理工学院酒店与旅游管理学系主任周建明表示,这笔总值3亿多元的消费券,能同时刺激本地多个领域的消费。旅游业在经济上拥有乘数效应,能驱动交通、通讯、餐饮、零售、饭店、娱乐等多个行业。消费券的目的,是鼓励国人在本地旅游,释放被压抑的出游渴望,以缓解旅游业者的负担。
旅游咨询顾问蔡永兴认为,政府的这项措施缓解了旅游业的燃眉之急。“与其让这种如常的消极的补贴,提供这方面的补助金,倒不如去提供这方面的就业,维持市场的待业,以缓冲这个疫情对整个新加坡的影响。”让市场保持活跃,也是为未来的营运恢复做好准备,同时也提供了相关行业的培训机会。
消费券12月起生效 帮助来得及时吗?
蔡永兴表示,按常理来说这方面的补助应该是及时雨,可是消费券要等到12月才能使用,这可能是当局在行政上有它的时间安排,或者是旅游配套也需要时间来审核。
他指出,过去曾出现一些政府补助金被滥用的事件,像是生产力及创新优惠计划、技能创前程培训补助计划等。旅游局可能会希望确保旅游配套是可靠的,才批准它使用消费券的资格。
周建明认为,最理想的安排还是能让国人更早领取到消费券。“但9月到11月是孩子年尾考试,大部分家庭其实可能无暇出游。”他指出,消费券的有效期到明年6月,将有助于刺激淡季的消费。不过,要为旅游业带来更大的振兴,他认为还得靠各国政府达成更多绿色通道的协议,以促进跨境旅游。
后冠病时期 旅游业未来面对什么挑战?
冠病疫情造成世界旅游紧缩,蔡永兴表示,很多大国都已经往国内旅游积极发展。他说,中国在过去推动海外旅游时,为全球提供了将近1亿3000多万的旅游人次。目前,基于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影响,他估计中国会更希望把旅游消费留在国内。
此外,世界各国都在争取海外旅客到国内消费,如果我们要突围而出,就要“做得更加突出、更加有特色。”
无目的地航班 能否吸引本地消费者?
有消息指出,本地航空公司可能在下个月开设无目的地航线。澳大利亚和台湾之前已推出类似服务,让乘客在飞机上鸟瞰山水。我国虽然没有外国壮观的自然景观可以看,但是周建明指出,过去新加坡航空公司也曾推出A380客机的无目的地航线,当时相当受欢迎。
他认为,无目的地航线的成功取决于所提供的体验要够新颖、独特,例如:在机舱内提供娱乐活动、或驾驶舱导览等。同时,本地消费者对价格比较敏感,如果可以推出1000元以下的商务舱或头等舱票价,这肯定会具吸引力。业者需要制造令人惊讶的元素,卖的是一个体验、一个美好的回忆。
可是,蔡永兴认为这样的旅游模式,对现在的消费者可能吸引力不大。“70、80年代,我们国人出国的机会少,就是你一到机场坐飞机都感到很刺激了。现在,新加坡国人一年出国旅游,至少都是一年几次了,所以我觉得Fly to Nowhere可能就少了一点体验的这个环节。”相比之下,无目的地的游轮航程所提供的体验更丰富。
他反倒建议,新航或樟宜机场可以考虑提供工业教育旅游的体验,让游客有机会去参观平时到不了、看不到的航空运作环节。他也指出,我国机场目前已经开放转机服务,如果本地游客搭乘无目的地航班,可能会出现2019冠状病毒交叉感染的风险。此外,业者也要考虑到这种消费模式所造成的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