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儿子癌症末期仍不忘助人,悄悄向素食摊购买60份餐点,送给有需要的人。母亲无意中发现儿子默默行善,感动落泪。
“虽然现在他很需要钱买医疗器具,比如说棉花或是药膏之类的。但是这并不阻挡他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只是想回馈社会。”
徐伟杰去年3月被诊断患上横纹肌肉瘤。接受电疗和化疗后,他不能说话和吃东西,只能通过管子喝水和进食。
他日前在母亲蔡宝添的陪同下,接受《前线》访问。蔡阿姨说,一开始时她并不知道儿子行善。
“当时那个(素食摊)老板娘就跟我说,你的大儿子现在生病他想说回馈社会,就是打包60包行善。当时我就觉得很奇怪。但是当她把我拉到那边,他的牌子写徐伟杰 这三个字我当场就很感动,我就流起眼泪来。其实他的心里是想默默地行善而已。”
伟杰患癌前十分活跃,不止舞狮,还曾参加20多次的马拉松长跑。得知患癌时,他的心情一度跌入谷底,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下,他才重拾心情,靠坚强的毅力活下来。
蔡阿姨说:“虽然医生是说已经是第四期了,可以说是希望不是很大。但是我们还是抱着很大的希望,他能活一天就算一天,能活一天就可以治疗,可能会有奇迹出现。”
善举不分国界 疫情下捐款增多
慈善筹款网站GIVE.Asia的发言人告诉《前线》,他们今年针对1000人所作的调查问卷显示,约三成的人表示他们在疫情期间捐得比平时多。
去年利用科技开发了Belanja-A-Meal@Woodlands爱心点餐计划的潘正祥,就是透过网络筹款方式,帮助来自马来西亚的罗莉妍姐弟。
今年3月,莉妍的弟弟罗庸基(阿基)在下班回家的途中发生严重车祸,身体多处骨折,脑部受伤,一周内动了六次手术。
虽然阿基保住了性命,但因为不是本地人,莉妍接下来得为高达10万元的医药费担心。
莉妍说:“毕竟因为这个疫情受到影响,所以我就会一直担心如果筹不到钱怎么办,可能我要问公司提出预支薪水还是怎么样。”
在朋友和善心人士的帮助下,潘正祥一周内为阿基筹得20万元的善款。阿基出事前在本地一家咖啡店的菜饭摊当助手。
潘正祥说:“在新加坡工作的外籍人士,因为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中为新加坡做出贡献。因为疫情的影响有许多无法回国和他们的亲友相聚,所以我们也应该给予他们一份关心,关怀和鼓励。”
阿基目前已经出院回到家乡疗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