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星期六(9月16月)是已故建国总理李光耀先生的100岁冥诞。于80年代后成长的国人虽未经历李先生担任总理的时期,但受益于李先生当年推行并延续至今的政策。
YES 933电台广播员林佩芬属于80后世代,虽然成长年代,李先生已经不是总理,她个人却能体会李先生当年领导新加坡的艰难。她也记得李先生一路来给外界的“严父”形象。
“我小时候,不听话就一定要被罚的。那个感觉跟建国总理李光耀开始执政的时期是有相似之处,他坚决地认为他知道要怎么样带领新加坡,我们要听他的话。”
2015年过世 国葬礼牵动人心
李光耀先生在2015年3月23日去世,当年举国哀悼。停柩期间,国人不约而同前去吊唁致意。
20岁的陈纬恬当时小学六年级,她对李先生的印象模糊,但对李先生的国葬礼却记忆犹新。
她说:“我还记得他出殡的那一天是一个下雨天。。。。。。特别有感触,看到那么多人在思念、纪念他,非常感动,也非常伤心。”
80后国人:“居者有其屋”计划最为成功
配合《焦点》制作的《光耀百年》,80后的林佩芬和零零世代的陈纬恬两位年轻国人对话分享对李先生的印象和治国理念的认识。
综观李先生推行的所有政策,林佩芬认为公共住房和“居者有其屋”计划最为成功,因为它维系了国家和人民的共生关系。
她说:“李先生的做法很聪明,很多人会觉得先有国才有家,可是他让每个人先有一个家。人们会觉得必须要捍卫它,保卫它,因为这个家是自己的,进而保护自己的国家。我觉得这是一个从里到外非常成功的一个政策。”
李光耀先生一生的挑战:双语政策
热衷于传统潮剧艺术的纬恬,即将到上海学习戏曲,她认为掌握中英双语给她带来了好处。她在教导儿童戏曲时,也尝试为他们创造说华语的环境。不过她从个人学习华文的经历中认识到其中的困难。
“从小到大,我对华语是蛮热爱的,但是看到周围的朋友对华语有点排斥,我觉得会有时候感到诧异,也导致我在学习戏曲和华语的道路上会感觉有一点孤独感,比较难和周围的朋友分享兴趣。”
李光耀曾表示,双语政策是他推行的所有政策中最艰难的。
他在2004年国会辩论华文教学改革报告书时说,要是他在1965年明白学习双语的困难,他在推行时的做法会有所不同,但他不后悔推行双语政策,因为如果不那么做,我国将失去保留各族文化的机会。
双语教育推行不易
前国会议员成汉通认为,李光耀推行双语政策,确保了国人通过英语和世界接轨,又让各族保留自身的母语文化,是新加坡的成功之处。
他以新加坡籍TikTok总裁周受资为例,说明我国的双语教育有其优势。
“语文文化跟其他的软实力都需要悉心栽培,是非常长期的工作,有时候会有非常杰出的人才出现,有时候你觉得它(语文程度)低落了,不过从整体上讲,整个世界是互相牵连的,我们要看到的新加坡人才,是到世界各个市场都能应付自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