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将至,全球的华人正忙着送走虎年,迎接兔年。这当中,年货必不可少。
台湾也不例外。因疫情而停办两年的年货市场,随着防疫措施的放宽,再度回到了台北市的迪化街。能够边逛年货市场,边吃美食,是过节的一大乐事。然而,东西越来越贵,薪资却增幅甚微,给台湾民众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压力。
《焦点》摄制队特地飞往台湾,实地了解当地的老百姓怎样在一片“涨”声中过个好年。
费尽心思,吸引人潮
台北市的迪化街年货市场历史悠久。今年,近400个摊位的规模更是吸引了络绎不绝的人潮,让这条老街平添浓郁的春节气氛。
台北迪化街商圈发展促进会理事长徐庆棋在接受《焦点》访问时说,这得归功于主办单位的倾力准备。
徐庆棋指出,该单位这回煞费苦心地为迪化街布置了许多兔年的特别摆设:“之前我们灯饰装置只有到中街,今年特别不一样,从这边南街,中街,北街道都有,都有灯饰的装置,包括晚上来的话,那灯很漂亮。”
看到久违的人潮,商家们雀跃万分,都希望能过个大肥年。台北迪化街御华生商店店长张耀中也对此表示高兴:“今年因为疫情有点趋缓,大家更愿意上街采买年货。那么在生意上当然会比以往,或者过去两年好。”
恐买气不佳,商家缩紧利润
生意纵使相对好些,商家们仍然担心频频高涨的物价会打压民众的买气。
徐庆棋同时也是一名海味店老板,店里主要售卖来自世界各地的海味干货。近日,因为某些地区的干货产量减少,货品的价格飙升了许多。乌鱼子和日本的大干贝就分别涨了两成多和三成多。为缓解物价涨幅对顾客的冲击,他说:“我们店里大概自己吸收一下,变成涨一成多而已。”
张耀中也指出,今年原物料的价格上升了两到三成。若要避免把成本全部转嫁给消费者,他们唯有尽量降低利润,希望能借此鼓励他们多买一点。
另一方面,民众普遍觉得东西贵了,更需要精打细算,节约过年。
台湾通胀的结构性问题
根据官方预测,台湾2022年的全年通胀率将达到2.9%,创14年新高。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经济展望中心主任彭素玲教授指出:“食物类的价格涨得非常高,就2022年全年的话,这个食物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增率大概是5.66%。”此外,通讯服务费之类的涨幅也不低。
通胀问题虽然主要是基于原材料等输入性因素,但彭素玲认为,台湾还有另外一个独特的结构性问题,那就是工资多年来涨幅缓慢。
她指出:“我们薪资的成长率扣掉这个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年增率之后,它竟然是负的。也就是说,这样子的一个实质薪资负成长其实对于民众的消费,或者是说对于长期的一个成长,当然是有些负面的影响。”
为遏制通胀,当局去年减低了进口物品的税率,并试图通过货币政策来缓解问题。但经济师预计,台湾通胀今年仍会居高不下,倘若碰到出口疲弱等不利因素冲击,台湾今年的整体经济增长可能会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