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婪深渊 | 不让“贪念”死灰复燃

1960年代制定的《防止贪污法》

贪是人的欲念之一,有些人因贪嗜各种欲念而坠入万丈深渊。

早期的新加坡还是殖民地时代,法纪没那么严厉。小市民塞咖啡钱给执法人员、非法集团收买探员获取情报已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

60年代制定《防止贪污法》

为了铲除贪污,当时的殖民地政府制定了《防止贪污法》,贪污调查局也被给予更大的权力盘问和搜证。目的是将早已根深蒂固的贪污问题“连根拔起”,其中包括非法集团“十二支”。

“十二支”非法集团收买警员得知突击情报,避开扫荡行动。当时的贪污调查局为了不走漏风声,秘密和警方合作,才成功地在六个月的大扫荡中,逮捕百多人以及涉案的60多名警员。非法集团也因此“元气大伤”,翻盘无望。

时代的变迁 孵化出更多不同类别的贪污案件

为了遏制人们非法赌博,政府将赌博合法化。然而,1980年代科技还没有那么发达时,有人收买马会职员并企图利用遥控技术操控万字票开彩结果。

到了1990年代,也有官员与海外古董商勾结,通过古董买卖造假报大数,骗取近两百万新元。

辗转来到了千禧年,贪污手法也走向科技化。不法之徒利用科技匿藏犯罪证据,如果没有相应的科技手法很难将他们缉拿归案。

2013年,有人安排并提供 “免费”性服务给当时国际足球赛事的裁判。贪污调查局通过数码法证组破解涉案人所用的加密技术,获取数码证据后,才顺利地将所有涉案人控上法庭。

贪污调查局成立70周年,旨在打击各种贪污罪行。《贪婪深渊》通过搬演片段和查案人员访谈,把具代表性的案件搬上荧幕。

相关标签
  • 贪婪深渊
  • Abyss of Greed
  • 贪污调查局
  • CPIB
  • 孙政
  • Ayden Sng
  • 贪婪深渊

    本系列配合贪污调查局成立70周年而摄制,回溯调查局在不同年代所侦破的重大案件,让观众一窥贪污背后的贪婪痴狂,到最后无人能够逃脱法律的制裁。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