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的时代,节约是王道;经济实惠的美食,邻里找得到。邻里一些美食物超所值,拿着5元到新加坡小贩中心用餐,也可以吃得饱。
《空中访民情2022》第二集节目一开始,主持人林灵芝抛出一道问题给在座嘉宾:“今天如果拿着5元到小贩中心去用餐,你吃得饱吗?”
嘉宾大多举牌表示“吃得饱”,唐振辉部长看到嘉宾韩镁玲自称“吃不饱”,开玩笑说:“你吃得太多,不要吃这么多。”
徐芳达高级政务部长给了主持人一个建议:“可以来大巴窑吃,我们有比较就是负担得起的一些选择。”
唐振辉部长说,他喜欢吃的一摊印度饼卷没有涨价,2元5角吃得到,而且吃得饱。
根据《8视界》的民情调查,1000名受访者当中,97%认为接下来6个月到12个月,生活费会继续上涨。
唐振辉部长指出,生活费上涨是全球性的问题,不只新加坡受影响,主要原因是冠病疫情和俄乌战争。
目前新加坡主要通过让新元升值来抑制通胀的压力,并发放不同的援助配套,帮助社会各阶层人士。
徐芳达说:“最普及化、最能够直接帮助居民的,就是我们的小贩中心。我们近年来在不同选区有建更多的小贩中心,有一些它的在招标的时候,它的一个条件就是每个摊位要提供三元以下的这个更付得起的这些选择。当然我们也知道有些摊主因为他的那个食品是比较创新的,他不能够所有的那些食品都卖三元以下。”
喜欢社理会邻里购物券吗?嘉宾一致举牌赞好
政府10月中旬宣布,将拨15亿元助本地家庭抗通胀,每户新加坡家庭明年将获得额外100元的社理会邻里购物券。
谈到政府给予的援助配套是否足够时,创作歌手何维健说:“一定会有一些帮助的,我特别喜欢社理会邻里购物券。”
“邻里购物券它会限定我们,消费在小贩中心或者是邻里商店,所以这些金流都是往比较需要做到这些生意的人。”
何维健也为自由工作者发声,希望各界多关照自雇人士的福利。
物价上涨 钞票缩水 小市民怎么抗通胀?
提到如何抗通胀,单亲妈妈翁慧霖说,她会调整生活习惯,例如:减少出外用餐,在家里煮,无奈孩子有时喜欢出外用餐。
房地产经纪韩镁玲指出,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层,面对的压力加倍。如果家里有小孩上学,一些学校的餐食其实不便宜,但邻里购物券不能用在学校的餐食,加上父母可能有病痛,要带家里的老人去看医生。
徐芳达说:“我们有不同的这个配套来帮助,尤其是来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的这些学生们。如果你对学费方面比较有问题,比较担心,可以申请那个教育援助,然后这个也包括了就是在学校吃东西,然后杂费、课本,然后那个校服等等。”
经常接触各阶层民众的社区领袖陈曼斐说,物价上涨,对较低收入家庭冲击不小。
“我觉得第一就是因为物价,那个食物涨价很高,所以变成他们要维持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是不容易,不一定吃的东西那么营养,就是填饱肚子就够了。我也觉得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然后也会影响学业。”
针对怎样帮助中低收入家庭摆脱困境,唐振辉说: “其实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要帮助低收入家庭,需要一个完整的计划。短期的政府也可以给…… 中期跟长期的,需要一些机构跟我们一起合作。”
一根筷子容易折 一把筷子难折断
经济前景不明朗,国人要如何做好准备迎接不确定性?
唐振辉部长说:“第一,我们要提升我们的竞争力,如果这样做得到,我们有这个能力,别人就会把机会给我们…… 第二,我们要互相关怀,帮助我们旁边的新加坡人…… 有这个互相关怀,我们会很大的进步;第三,我们要团结一起,才能渡过这个难关。”
唐部长也以“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说明团结就是力量。
去年和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医生献唱《爱拼才会赢》,徐芳达今年再展歌喉,清唱《福建人,做阵行》里头的一句歌词,以“不怕风不怕雨,成功就是我们的路”勉励国人团结一致,风雨同舟并肩行。
徐芳达说:“我们要确保新加坡的社会能够保持团结,这样我们的经济才能够继续地增长,经济增长不只是一个数据,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带来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工作、更高的收入…… 我们才有资源能够来帮助更多的国人,尤其是弱势群体。”
《空中访民情2022》每逢星期天晚上9点,在8频道和meWATCH 同步播出。您也可到新传媒旗下的数码平台meWATCH重温节目,并在8视界YouTube、TikTok和面簿,观赏更多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