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马来西亚首相依斯迈沙比里正式宣布解散国会,象征马国第15届大选的战火正式燃起。马国在经历过去几年的政治大洗牌后,国阵能否摆脱上届低迷,“一雪前耻”重赢政权,希盟能否再次改朝换代,97岁马哈迪能否如愿第三次任相,来看《8视界新闻网》为您点选的马国本届大选八大亮点。
1. 政治版图大洗牌
自从2018年大选后,马国政治版图经历前所未有的大洗牌。61年来首次输掉中央政权的国民阵线“树倒猢狲散”,大部分成员党陆续出走,目前只剩下四个,包括巫统、马华和印度国大党。
上届大选首次实现政权轮替的希望联盟,执政不到两年就因为时任首相马哈迪交棒问题掀起内斗,导致土团党和部分公正党议员发动“喜来登政变”,只有22个月的希盟政府因此倒台,土团党主席慕尤丁成为马国第八任首相,同国阵和伊斯兰党组织国民联盟政府。
去年8月,巫统15名国会议员撤回对慕尤丁的支持,执政才16个月的国盟政府也宣告倒台,国阵巫统重夺首相宝座,马国政权兜了一大圈又重回巫统手中。巫统第一副主席依斯迈沙比里任揆,但内阁阵容几乎保留国盟政府时期人选。隔月,马国政府与希盟签署“政治转型与稳定谅解备忘录”,双方同意在今年7月31日前不解散国会,以稳定政局。
尽管马国短短三年换三个政府,但有一样不变的是,他们都需依靠东马沙巴和砂拉越政党支持方能执政,因为在222个国会议席中,这两州就占了56个。当地学者预计,没有政党能单独执政,而东马政党会再次成为造王者,决定谁主布城。
2. 希盟重新出发?
希盟失去中央政权后,费尽心思尝试重返布城,但一直予人欲振乏力的印象。公正党主席安华数度声称,自己有“强大和可信服的数字(议员人数)”,但始终没有公布相关名单,领导威信大打折扣,加上希盟过去四场州选举的表现不如预期,公正党内部要求安华退位的声音此起彼落。
希盟另一主要成员党民主行动党,虽然被视为握有华人选票基本盘,但也因担任政府时表现未能赢得人心,引来不少华人选民批评声浪,加上政敌对其华人政党形象大做文章,也使其始终无法走进马来社群。
林吉祥和林冠英这对林氏父子长期掌权的现象也引起争议,不过目前林吉祥已经宣布从政坛退休,而儿子林冠英也转任党主席,民行党已经由马国前交通部长陆兆福领导,希望能以“新人事、新作风”重赢选民支持。
3. 国阵强势回归?
希盟执政期间,当时在野的国阵把炮口对准希盟,加上前首相纳吉带动的“我的老板”(Bossku)旋风,成功逆转劣势,在多场补选和州选举取得胜利。以巫统主席阿末扎希为首的派系,于是乘胜追击,多次向依斯迈沙比里施压,要求尽早解散国会,启动大选,并且有信心能以强大优势重夺中央政权。
国阵“狂风扫落叶”般在过去州选举中报捷,确是一再显示当地选票一定程度上回流国阵。其中砂拉越州选,被视为亲国阵的砂拉越州政党联盟,82个州席中就赢了76个。
至于之后的柔佛州选,56个州席中,国阵就拿下40个,气势不可不谓惊人。
不过,有政治分析员认为,国阵在过去州选举大胜,关键是因为低投票率和在野党无法团结,选民人数占绝大数的马来族选票是否真的会回流,还得看下来的选情。
4. 首相宝座花落谁家?
马国三年内换了三任首相,在马国历史上是绝对罕见,也可见在政局动荡下,要坐稳相位并不容易,更何况是竞争激烈的来届大选。
虽然阿末扎希曾表明,依斯迈沙比里会是国阵与巫统的在来届大选的“海报男孩”,即未来首相人选,但政坛上没有绝对,加上巫统内部派系斗争明显,到时是否有变卦,已入狱的前首相纳吉是否有机会获释并翻身,没人敢做出定论。
相对的,希盟则确认安华是未来首相人选,但是民行党秘书长陆兆福曾表示,若来届大选成绩显示,没有政党获得明显多数议席,届时可能需要进行妥协。
至于地位“亦朝亦野”的国盟已经表明,一旦赢得来届大选,慕尤丁将出任首相。
5. 马哈迪能否三度任相创纪录?
高龄97岁的马哈迪,是马国著名的“屠龙手”,之前曾扳倒第五任首相阿都拉,之后又因“一马丑闻”跟第六任首相纳吉闹翻,退出巫统成立土著团结党,上届大选联手希盟推翻国阵政府,自己更是创造历史二度拜相。
不过两年后,曾与他并肩作战的慕尤丁在“喜来登政变”中夺过相位,甚至开除马哈迪的党籍,促使他另起炉灶,成立祖国斗士党(Pejuang),过后还与其他政党建立祖国行动阵线(Gerakan Tanah Air),誓言要成为马国政坛的第三股势力。
来届大选马哈迪是否再次上阵,当事人目前仍给模棱两可的答案,不过肯定的是,他未明言退休,还放话说只要有人要求他上阵,他将义不容辞。
马哈迪能否力证屠龙宝刀未老,一举一动继续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6. 华族选民情归何处?
2018年马国大选,民行党横扫95%华族选票,赢得42个国会议席,是创党以来最高记录。就在希盟支持者期待“新马来西亚”将会诞生之际,希盟政府的改革步伐被批缓慢,还频频把问题归咎前朝国阵政府。
其中被华族选民视为指标性的“承认独中统考议题”,迟迟都没有答案,最后一里路怎样都走不完,还有华小爪夷文课题等等,让一些华族选民开始对民行党感到失望,认为民行党当了官,变了样。
另一边厢,作为民行党“死对头”的马来西亚华人公会,在509政治大海啸的袭击下,几乎溃不成军,只赢得一个国席和两个州席,其中,现任总会长魏家祥所竞选的亚依淡国席,更是只以区区303张多数票惊险胜出,让人不禁为他擦一把冷汗。
不过,随着巫统重掌政权,作为国阵成员党的马华也重返权力核心,重新掌握政治资源,能够重新争取华族选票回流,以及在混合选区中赢回更多议席,实现“咸鱼翻身”,同样备受瞩目。
7. 投票年龄降至18岁会否影响选战?
2019年,马国国会通过修改宪法,把最低投票年龄从21岁降至18岁,并且落实自动登记选民制度,估计这项改变也将会让马国大选增添更多不确定性,因为不似老一辈的铁票,年轻人对时局的接触更多,也更容易受影响。
截至今年7月,马国最新选民人数为2111万3234人,其中18到20岁的选民占了5.4%或114万1749人,势必成为朝野政党必争的票源之一。
土团党出身的赛沙迪成立的统民党(Malaysian United Democratic Alliance,简称MUDA),就是以年轻选民为对象。然而,马国当局曾表示,仍有18岁年轻人缺乏自主投票权,因此宣导工作有待加强,以便鼓励他们在来届大选出来投票。
8. 投票率是高是低 谁获益最大?
上届马国大选的投票率高达82.32%,相等于1229万9514名选民投票。这些年来,当地议员跳槽现象日益猖獗,“政治青蛙”满街跳,也有政党刻意制造补选和州选举,导致一些选民对政治感到厌倦甚至反感,反而较为关注政府采取哪些措施疏解民困。
这可从“喜来登政变”后,马国的四场州选举投票率都偏低中看得出来。其中,今年3月的柔佛州选举,投票率只有区区54.92%,是四场州选举中最低的一次。
透视大马引述马国智库“独立民调机构巧思中心”执行主任希索慕丁报道,低投票率实际上给了国阵一个“巨大的优势”。
“全国大选时,那些回乡投票的华裔选民,此次并没有回乡投票,也给了马华一定的优势,因为马华在华裔选民较多的议席上拥有自己的支持者。所以,只要全国大选回来投票给希盟的选民没有回来,希盟就会失去这些选民的支持。”
为了遏制“青蛙政治”,马国国会通过了反跳槽法,一旦议员辞职或加入另一个政党,他将丧失国会议员资格。至于这项法令会否让选民对选举政治重拾信心,进而刺激投票率,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