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经历中风才知康复不易 世界中风日带您了解中风

图:汪文宝、iStock

汪文宝在一年前中风时还以为,中风只要几个星期到一个月就能自己康复,结果在医院住了两个半月才能出院,还得坐轮椅。但他没有自怨自艾,积极改变生活方式,克服生理和心理障碍,计划日后出书分享心得。

今天(29日)是世界中风日,56岁的数码营销部门高管汪文宝和《8视界新闻网》分享了他的经历。他去年8月25日晚上在家中晕倒,隔天醒来后发现躺在医院,被诊断患上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右侧身体动弹不得。

他说:“起初我不知道什么是中风和它的严重性,以为几个星期到一个月自己就能康复。”结果,他在医院住了两个半月,直到11月中才坐轮椅出院。

为了尽可能回到正常生活,他积极寻求复健和中医治疗,多做运动,也报名参加匹拉提斯课及找了健身私教。

患病后改以步行代替搭车

如今,汪文宝走动已无需拐杖和轮椅,也可说话,不过会稍微慢一些。

他说,尽管主治医生认为他的进展比起许多病患已经好得多,但他希望自己能恢复以往的行动能力。

他说,自己在中风前几乎不运动,来来往往经常都会搭车;患病后,除了每天复健,他也经常步行,甚至曾从位于榜鹅的住家走到乌节路。

经过这段经历,他也发现到一些在平常忙碌的生活中没有看见的美好事物,例如早晨的乌节路、住家附近的美味日式料理等。

目前,他也计划出书,和大众分享心路历程。

医生:出血性中风更要命

汪文宝患上的缺血性中风,主要是因运输带氧血液到大脑的血管阻塞导致。缺血性中风比较常见,另一种中风则是更可能致命的出血性中风(hemorrhagic stroke,俗称“爆血管”),占中风个案约20%。

出血性中风是指脑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脑组织或脑内的腔隙。伊丽莎白医院亚洲脑神经外科诊疗所的管汉世医生表示,这种中风的死亡率在六个月内约为60%,是缺血性中风的三倍。

管汉世医生。 图:亚洲脑神经外科诊疗所网站

管医生指出,根据统计,亚洲国家出血性中风的案例是西方国家的两倍,但目前没有找出确切原因。

中风有什么症状?

管医生说,两种中风的症状类似,包括四肢无力、讲话不清晰、头痛、身体麻痹等,有时仅能通过脑部扫描来判断,不过出血性中风一般症状更严重。

管医生说,造成出血性中风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高血压。“在50岁以下年轻族群中,出血性中风的比率是缺血性的两倍,达到15%。这代表在所有年龄层中,都要控制血压,预防这种中风的重要性。”

除了高血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和没有控制好的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胆固醇等)都可能造成中风。有的病患之前也会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的迹象。虽然在短时间内就会恢复,但这可能是中风的前兆。

公众可以到本地相关的组织,了解更多中风的知识,包括新加坡防止中风协会中风援助站网站、StrokeHub网站等。

相关标签
  • stroke
  • 世界中风日
  • 中风
  • 热门 Popular

    Advertisement

    你可能会感兴趣 You may also like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