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别于一般母亲在产后就能拥抱宝宝,黄美玲等了整整四个月才首次将宝贝女儿郭玉媗拥入怀中。那是因为女儿出世时,体重只有212克。
去年6月9日出生的郭玉媗,胎龄只有24周,相信是全世界出生时体重最轻且能健康出院的早产儿。她当时的长度仅24公分,比一把长尺还要短。

玉媗刚出生时只有212克。图:郭玉媗一家
根据国大医院20年来的记录,有近三分之一的24周早产儿无法存活,但是黄美玲和丈夫郭伟良不敢多想,就是“走一步,看一步”。
他们秉持着乐观的态度,盼了13个月终于盼到女儿健康出院回家。7月9日顺利出院的玉媗,已经成长到6.3公斤左右。
女儿住院期间 每天送母乳到医院
如此早产根本不在玉媗父母的意料范围内,来自马来西亚的他们,原本打算回国生产,以便能与四岁的长子一家团聚。
黄美玲受访时透露,她在生产前曾两次到访妇产科进行检查,但是一直没有发现她患上先兆子痫(孕期高血压),直到在医院生产后,她才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
玉媗住院的13个月内,作为父母的黄美玲和郭伟良只能尽力陪伴在孩子身边。
她在接受《8视界新闻网》的访问时说:“13个月是个挺长的过程,我们每天都会到医院去看看孩子。当时医生有鼓励我们喂母乳,以帮助孩子建立免疫力,所以我们每天都会送母乳到医院。”
夫妻俩一直轮流照顾孩子,共同分担,特别是当孩子每四个小时就要喝奶。
“若孩子有什么需求我们都会尽量满足,有问题就尽量解决。虽然一开始会感到伤心和惊讶,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往前走。”
作为母亲,她将更多的精力花在玉媗身上,老公则会抽出时间与在马来西亚的大儿子视讯,以便在照顾两个孩子之间取得平衡。在马来西亚的家翁和家婆也给予了他们很大的帮助,让他们无需为大儿子操心。
出院当天 医护人员感动落泪
过去一年多,玉媗一家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让他们非常感动。
玉媗在国大医院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了长达13个月,期间也做了不同的检查和治疗,医药费相当庞大。
为了应付医药费,黄美玲透过朋友得知能在众筹平台上进行筹款,一共筹得超过3万元,足以覆盖医药费以及复诊费用。

玉媗顺利出院并在家。图:国立大学医院
房东也在这一过程中给予了他们关心与体谅。黄美玲表示,房东不仅陪伴他们找国会议员帮助在玉媗出生后申请成为永久居民,也在得知玉媗出院后需要冷气时告诉他们“只要是婴儿需要就去做”。
回顾这一年,令夫妻俩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玉媗顺利出院的那一天。黄美玲还清晰记得当时所有的医生和护士都很开心并且不舍,有些甚至还落泪。有好几位没有值班的医护人员也都特地下来慰问并与玉媗合影。
目前,已经14个月大的玉媗情况良好。虽然仍需依靠仪器并且通过管子喂食,但是她已经能够自己拿一些饼干吃,活动也更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