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回收商 慈济将全面停收塑料物品

塑料的回收成本高,加上不少国家停止进口塑料,佛教慈善组织慈济将全面停止接收塑料物品。

位于兀兰工业区的慈济环保教育站,今年4月因阻断措施暂时关闭,直到上个月26日才重开。公众可以每逢星期六,把想要回收的物品送过去。但与之前不同的是,慈济不再接收塑料物品。慈济解释找不到愿意收购塑料的回收商。

慈济环境永续行政人员黄芯桦说:“近几年来石油的价格是很大量的下浮、下跌,再循环塑料的成更高所以需求就下降。再来就是因为有很多国家禁止很多塑料的入口,那么新加坡本身就是要靠这个输出口去回收这些塑料。”

环境局:公共垃圾收集业者能很好回收

慈济在全岛还有39个社区环保点,目前都还没有恢复运作。慈济表示当所有环保点恢复运作后,都不会再接收塑料用品。

国家环境局表示再循环塑料的价格低廉,在慈济指定的时间和地点收集塑料垃圾,或许对回收商而言不符合经济效益。环境局指出公共垃圾收集业者拥有很好的规模经济,能够为蓝色回收桶收集到塑料垃圾进行分类,之后在本地或运到海外回收。

学者:塑料回收利润低 是赔本生意

学者表示塑料分为七大类,必须分类后才回收以还原原料。分类的过程繁琐需要先进技术,因此愿意回收塑料的本地厂商占少数。

南洋理工大学废弃物资源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费璕瑺说:“塑料回收现在利润比较低,在新加坡要设厂,实际招工,运行之后还要符合各种环保的一些排放标准,相对来说比较困难。如果把这些费用全部算进去,基本上是做赔钱买卖。”

学者也指出大部分的塑料都会运到海外进行回收。其余的则送到焚化场。但这比送去填埋场来得好。

“塑料如果直接填到垃圾场里去的话,它在过了几十年,里面各种添加剂之类的,也是有可能重新回到环境当中去,产生更大的危害。”

本地去年制造约93万公吨塑料垃圾,但只有4%被回收。

相关标签
  • Tzu Chi
  • 慈济
  • 慈济环保
  • 塑料回收
  • 国家环境局
  • National Environment Agency
  • 热门 Popular

    广告

    你可能会感兴趣 You may also like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