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就读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系的21岁大学生王依婷去年5月在TikTok平台上传了一支福建话短视频后一夜爆红,成为众人口中的“福建女孩”,吸引超过7万人追踪她的帐号。
不为博眼球却意外成名
王依婷上传的首个福建视频内容源于当时在TikTok平台上正流行的“ice in my veins”手势,视频至今吸引超过44万人次观看,3万6500人点赞。
她透露,她在去年5月因觉得长期使用社交媒体容易形成攀比心态,决定删除手机上的Facebook和Instagram等软件。当时,表妹刚好用她的手机下载TikTok应用程序,让她有机会接触并探索这个平台。
“以往,我都会在Instagram上发帖子留作纪念。当时,我就想,既然删掉Instagram就使用TikTok收藏生活点滴。”
平时会和表妹一起玩乐和“闹”外婆的她,有一天就和表妹一起教外婆TikTok的流行手势,拍成视频。
“外婆学得很快,我觉得整个过程很难忘。我们之间的互动也很温馨、可爱。”
她并没有想到,这支视频会一夜爆红。
“我上传第一支影片,不是想要推给别人看。我真的没有想到年轻人会觉得讲方言是一个很酷的事,因为平常年轻人在看到华文视频时都会刷掉。”
家人从反对到为她出谋划策
虽然这一支视频得到许多网民的正面反馈,王依婷也因此面对家人的指责。
“我的家人比较保守,就说我为什么乱把阿嫲放在TikTok。他们注重隐私,认为不应该放在网上给别人看。”
为此,她删除了约四支视频,往后也尽量单独出镜。
但随着时间久了,她也开始接到更多与政府部门合作的项目。国家环境局就是第一个邀请她制作福建视频,呼吁民众减少食物浪费的政府机构。
之后,她也受到公用事业局邀请,制作福建视频,宣导节约用水的相关贴士。
和不同政府部门合作的视频项目让王依婷非常满意,也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我)感觉自己做的东西对社会有很大贡献。让看视频的人在欢笑中也能学习到宝贵的知识,令我感到很开心。”
家人在看到相关的视频和报道后,也慢慢解除了对于在TikTok上发布视频的误解,不仅开始帮忙转发视频,甚至也会为她“出谋划策”。
“亲戚会开始给一些点子,如可以教民众怎么读一些字。阿嫲甚至也有提示,似乎是想要在我的TikTok视频里出镜。”
她说,以前和母亲各忙各的,没有太多的共同话题。如今,妈妈也会参与福建视频的制作,一起编稿、拍摄等,她和母亲的感情也变得更加亲近。
不断学习 引领方言潮流
王依婷打趣地说,虽然制作了挺多视频,但她的福建话不是特别流利,仍在不断地学习和改进。
“每当我遇到不太确定的词汇时,我就会发信息询问厦门公会或福建会馆的人,确认发音是否准确。每次上节目,我还会播电给母亲、外婆等,问她们对不对。”

依婷参加新加坡厦门工会举行的一日游。(图:王依婷)
而随着她的视频爆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制作不同类型的方言视频,如潮州话视频,有人也尝试将目前在平台上流行的视频梗翻译成福建话。对此,她觉得很有成就感。
“我看了后觉得说,哇,原来我的影响力还挺大的。”
她的视频不仅受到年轻人的爱戴,也有阿姨和叔叔在视频底下留言感谢她制作福建视频。
“有很多阿姨、叔叔说谢谢你做这些福建影片,很多人在努力推广学习福建话,但没有成功。没想到只需要一个女孩子在TikTok说。”
也有其他人留言表示,因为她的视频而想要学习福建话,有的更称受到启发,会尝试和自己的外公外婆说方言。
对此,王依婷感到非常开心并表示,方言是我国历史和文化的重大组成部分。她制作这些视频的最终目标是希望能够让观看视频的人认识方言,了解它,并从中构建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