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之后变酒吧,吃不完的糕点可退钱,煮开水时要在烧水炉放铜钱....这些本地咖啡店早期事迹你知道多少?配合新加坡即将迎来的独立60周年庆,首间咖啡店文化馆即将开幕,让民众有机会认识本地咖啡店发展历程。
咖啡店文化馆发起人兼福州咖啡酒餐商公会主席洪宝兴和总务程道润在接受《8视界新闻网》访问时说,许多年轻人对咖啡店历史了解甚少,他希望通过文化馆的五个展区,让参观者了解咖啡店从早期艰难发展至今的历程。
洪宝兴回忆,早期咖啡店没有独立摊位,只售卖咖啡、糕点、鸡蛋和烤面包。大多数小贩则在店外摆摊卖食物,不过上世纪60年代末因街边摊位卫生问题渐受关注,政府建造小贩中心安置这些小贩。
不过因为小贩中心摊位有限且要求较多,不少摊贩选择向咖啡店租摊位,因此丰富了咖啡店的食物选项。

福州咖啡酒餐商公会主席洪宝兴。(图:黄歆惠)
铜制烧水炉为何放两枚硬币?
你知道早期咖啡店的铜制烧水炉为何会放两枚硬币吗?
早期烧水时,人们无法准确判断水是否沸腾,于是便会在烧水炉内放入两枚铜钱,当水沸腾时铜钱会跳动敲响烧水炉底部,告知水已经烧开了。
洪宝兴解释:“以前的人很聪明。我们现在也实验过,当水煮沸时,将铜钱放进去,它的确会跳动。”

新加坡咖啡店文化馆利用早年的文物模拟咖啡店以前的样子。(图:黄歆惠)
咖啡店下午变身酒吧
洪宝兴还分享了自己父亲经营咖啡店的趣事。咖啡店位于罗敏申路,紧邻老巴刹,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由于靠近海边,驻扎新加坡的外国海军常光顾咖啡店,喝酒消遣。
“下午3点过后,一般上吃的会比较少。老一辈就想说,白天卖食物做生意,到了3点后就转型为有冷气的酒吧,我们还会聘请酒吧女郎担任服务生。”

福州咖啡酒餐商公会主席洪宝兴在回忆公会的早前历史。(图:黄歆惠)
福州咖啡酒餐商公会总务程道润的父亲,在1931年与两位亲戚合伙开设了一家咖啡店,当时店里没有请人,凡事需亲力亲为。之后在日据时期经营条件尤其艰苦,最苦难的时候,他们会吃烘干的面包皮,面包心则拿来卖。
二战结束后英军重返,咖啡店则被限制出售炼乳,炼乳只能优先供给儿童饮用,其他人只能喝牛奶水。

福州咖啡酒餐商公会总务程道润。(图:黄歆惠)
早年咖啡店能退食物
程道润还分享说,早年顾客是可以退回未吃完的糕点。当时咖啡店桌上通常会摆放两片鸡蛋糕或饼干,供顾客一边喝咖啡一边享用。
“顾客吃了一片,剩下一片能退钱。现在我们会觉得这种方式不卫生,但在过去这是很常见的。”

当时咖啡店桌上通常会摆放两片鸡蛋糕或饼干,供顾客一边喝咖啡一边享用。(图:黄歆惠)
他也说,以前咖啡店每张桌子下都会有一个痰盂,供顾客吐痰或吐口水用。
“早期的老人家,边喝咖啡边抽鸦片,痰就吐在痰盂里。我们这些‘咖啡仔’每天都要清洗痰盂,习惯了也不怕脏了。”
咖啡文化馆于12月2日开放
洪宝兴说:“咖啡店见证了国家的发展历程,深刻表现包容及融合的重要性,特别是当其他国家纷争不断的时候,更突显了我国和谐共存的意义。"
位于福州大厦4楼2号单位的新加坡咖啡文化馆将于12月2日正式开放,公众可于周一至周五上午10点至下午5点免费参观。若有团体参观或其他导览需求,可以拨打+65 6293 4666 预约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