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二学生分阶段回校上课时,必须戴口罩并保持安全距离,但听障学生上课时需通过教师唇语来辅助学习。新加坡协助残障者自立局(SG Enable)因此在热心人士帮助下,设计了一款透明口罩,将分发给相关教职员。
新协立目前正在生产300个这类透明口罩,将在下来几周分发给150名来自新加坡聋人协会(Singapore Association for the Deaf)、特别教育学校励航学校(Lighthouse School)和嘉诺撒学校(Canossian School)的教职员。这些布制透明口罩在盖着嘴巴的位置,改用塑料片,解决戴上一般口罩无法读唇语的问题。这些也都是可重复使用和可手洗的口罩。
新协立起初快速设计了口罩原型,并让新加坡聋人协会的教师们尝试,取得不错的反响。目前口罩在进行了最后的改良后,正在生产中。
聋人协会教育部门负责人巴巴拉(Barbara D’Cotta-Ang)表示,透明口罩比一般口罩更舒服、透气,但最重要的是能协助听障人士沟通。
她说:“虽然听障人士的主要沟通方式是手语,但他们也依赖很多肢体语言,尤其是脸部和嘴部来表达感情或解释含义。”因此,透明口罩有助于辅助听障人士加强沟通。

曾嫦珠及张女士(左)、Uyii缝纫室所设计的口罩原型。
图: 口罩制作者提供
新协立:希望让更多人受惠
新协立合作部负责人陈奕文则说,他们是在通过此前多次和听障社群及其他残疾人士沟通后,才设计了这款口罩。
“这个口罩其实也能使更多人受惠,例如和病人沟通的医护人员、和顾客说话的食物处理人员等,让对方能看到自己的表情,也更了解他们在说什么。”
制透明口罩时间为一般口罩两倍
据《今日报》报道,两组人马响应号召,参与设计和制作口罩,分别是曾为客工缝纫口罩的曾嫦珠和她的朋友张女士,及黄有仪领军,共七名裁缝的本地缝纫室Uyii。他们在两个星期前开工,希望能尽早完成300个口罩。
曾嫦珠说,制作透明口罩得花上30分钟的时间,是一般口罩的两倍。她起初也得克服不少问题,包括确保说话时塑料片不会起雾,及想办法把塑料片装入口罩里,并和使用者嘴部保持特定距离。在朋友张女士的协助下,她已完成了50个口罩。
黄有仪则说:“我们都需要戴口罩,如果有可能对传统的口罩做一些简单的调整,以融入听障者社群,帮助他们更好地沟通。那么我想尽本分,略尽绵力。”
更多相关消息,请点击《2019冠状病毒》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