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护理员每天和大熊猫朝夕相处,你可曾羡慕他们的工作?其实,照顾大熊猫就如同照顾小孩一样,动物护理员得扮演“母亲”的角色。今天(8日)是母亲节,让《8视界新闻网》带你一起走访本地的“熊猫妈妈”。
每几个小时就吃东西 像小婴儿一样
“熊猫每几个小时就会吃东西,吃完了它们就会睡觉,真的很像小婴儿一样!”
照顾大熊猫已有近10年的郑婷妮,可说是本地的“熊猫妈妈”;本身也是一名母亲的她,发现其实照顾动物和照顾小孩,有时还真的“异曲同工”!

动物护理员郑婷妮。
万态保育集团动物护理员郑婷妮自凯凯和嘉嘉在2012年来到新加坡后,就开始照顾它们至今,加上去年刚出生的叻叻,郑婷妮可说是它们一家三口在新加坡的“妈妈”。
熊猫备受关注 “妈妈”难免有压力
郑婷妮目前负责管理熊猫部,也带领熊猫护理团队,“我们就是确保把它们照顾得好,也会进行一些饲养和医疗方面的训练”。
另外,郑婷妮和团队也需要在熊猫的日常行为和饮食方面收集数据,确保它们的健康。

郑婷妮和团队需要在熊猫的日常行为和饮食方面收集数据,确保它们的健康。
而在河川生态园的大熊猫竹林展示区,她与团队也会让熊猫进行“丰荣”(enrichment)活动,意思就是采取促进动物展示更多自然行为的措施,比如将食物摆放在展示区里的不同区域,让它们模仿在野外觅食。
另外,她与团队也需要和一些国际组织合作交流,“交换一些饲养方面的知识,还有开展一些研究,这是为了确保我们的饲养程序是最佳的。”
凯、嘉嘉和叻叻在本地是家喻户晓的动物明星,郑婷妮因此可说是“星妈”,自然也有一些压力。
她说:“照顾熊猫,我觉得最大的挑战就是这个动物是人人会很关注的。我们也有很多利益相关者。”
“大家都有不同的期待,所以需要在这期待中,确保它们的福利是最佳的,我觉得这是对我来说是比较有挑战的,也比较有压力的。”
照顾熊猫还能培养当妈妈的能力
其实郑婷妮本身也是一名母亲,育有一名8岁的儿子和一名6岁的女儿。她说:“我记得我跟我朋友说过,当一个熊猫饲养员的时候,能培养你当父母能力。”
她说,照顾熊猫有时就像照顾小宝宝,除了每几个小时就会吃东西,吃完了它们就会睡觉,郑婷妮说:“真的很像小婴儿一样,每几个小时需要喝奶,需要睡觉来成长!”
动物和小孩一样,也有各自的性格和特点,需要“因材施教”,“所以你要教导它们一些东西的时候,你就是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教它们,也要根据他们的性格和特点来教导。”
相伴近10年 信任与亲密无间
郑婷妮一路看着凯凯、嘉嘉长大,直到去年8月“成家”诞下叻叻,可说是一起走过不少里程碑。
郑婷妮在去年也亲眼目睹了嘉嘉的生产过程,还记得当时的心情是“有点紧张,也有期待”。

去年刚出生的叻叻。
“嘉嘉是第一次做妈妈,所以也不知道她对幼崽有怎么样的反应,所以当我看到它小心翼翼地把幼崽捡起来,然后抱在怀里的时候,我觉得很有满足感。”
郑婷妮与嘉嘉相伴九年半,彼此间的信任不言而喻,“我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当我从嘉嘉的身边,能取出幼崽,然后交还给它的这个过程。”
“就是她信任我能把幼崽拿走,也不会伤害它的幼崽,她也没有对我有什么攻击感或者反感。”
嘉嘉是特别好的妈妈
郑婷妮也称赞嘉嘉是“特别好的妈妈”。

大熊猫嘉嘉。
“嘉嘉刚来到新加坡的时候,比较害羞,有时候也比较顽皮。然后看到它生了幼崽,它是特别累的,可是它还是特别关注幼崽的叫声。叻叻一叫,嘉嘉就会起来,然后来照顾它、喂它奶,我觉得嘉嘉在母性的本能方面的发展是特别快的,所以连我们中国的伙伴也说,它是个特别好的妈妈。”
除了“熊猫妈妈”,在这个母亲节,万态保育集团也在社交媒体分享其他动物“妈妈”的简介,介绍新加坡动物园、河川生态园、夜间野生动物园和裕廊飞禽公园其他动物“妈妈”,让访客一边参观园区,一边了解了解更多关于动物护理人员的信息。
别以为熊猫特别可爱,但照顾它们其实有一定的危险性。“熊猫妈妈”又是用什么语言和来自中国的大熊猫沟通呢?观看视频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