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班丹森林发现我国先驱陈金声前庄园界碑

国家文物局在巴西班让一带发现了一块本地华社先驱陈金声的旧庄园石碑。石碑标志了这位慈善商家在19世纪的产业界限,目前已被纳为国家文物收藏品。

今年初在乌鲁班丹森林发现的石碑,经证实是本地19世纪著名华社先驱陈金声前庄园的界碑,现已交由文物保管中心进行保护处理和研究。

这座石碑是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今年1月跟国家公园局同仁以及本地大自然爱好者走访乌鲁班丹森林时发现的,他随后把照片放上网,不少人就认出,这座石碑跟本地著名华商和慈善家陈金声有关。

李智陞今天(19日)在Facebook发文透露,陈金声后人陈长利博士一家也联系上他,国家文物局随后联系上他们,针对如何挖掘和保存这座界碑进行咨询。

负责政策和社区的国家文物局副首席执行长陈子宇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这座界碑富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不仅是唯一一座与陈金声相关的石碑,也揭示了他当年在巴西班让所持有的地段。更为稀有的是,它是少数刻有英文和中文字符的双语标记。

在英国殖民地时期,使用界碑来标记庄园的界限在本地地主中甚是普遍。这座界碑由花岗岩所制,重达62公斤、长90厘米、宽26厘米、厚11厘米。它被发现时,只有三分之一表露在地面,而陈金声所创办的公司名称“豊興”(可译为“丰兴”)以及他的英文名字缩写“T.K.S”就被刻在石碑上。

国家文物局在10月27日将界碑挖掘并移出森林,整个过程耗时一小时。图:国家文物局。

整个护理过程将耗时近50小时

陈子宇说,根据陈金声后人的意愿及与有关机构协商后,为免界碑再受侵蚀和磨损而导致进一步的损坏,并且也为修复和保存,教育当代和未来的国民了解新加坡早期先驱生活和贡献,当局已将这座界碑纳入国家收藏文物,并在10月27日将它挖掘并移出森林,整个过程耗时一小时。

界碑目前被收藏于文物保管中心进行清理、保护处理和进一步研究。

负责物品护理工作的高级管理员Berta Manas Alcaide表示,界碑表面长满了青苔,有侵蚀的迹象,失去了文字细节,也有稀少的裂缝。

团队已成功清除界碑上的泥土和部分的青苔,在完成清理后,就可以开始修复文字雕刻上的红色油漆。

界碑目前被收藏于文物保管中心进行清理、保护处理和进一步研究。图:国家文物局。

她指出,界碑后期被人用黑色油漆画上一些类似数字的标记,目前还不清楚这些标记的由来和意思。团队需要与博物馆馆长进行商讨后,给予陈金声后人建议,才能决定是否去除这些黑色油漆。

整个护理过程将耗时近50小时。

文物局遗产研究及评估部高级经理林温齐说,依据新加坡土地管理局所提供的资料显示,这座界碑所在的土地可追溯至1947年,土地持有者为陈金声的公司“丰兴号”,公司随后将土地转让给当时的英国殖民政府。

文物局根据资料上的地块编号,成功确认位置,得以确认陈金声在乌鲁班丹前庄园“丰兴山”的具体范围。

地图显示,陈金声所持有土地的估计范围。图:国家文物局。

希望有更多公众提供相关文件或研究

身为陈金声第六代后人的莱佛士医院医药总监陈长利教授及夫人黄佩璧都表示,非常感谢当局对维护界碑所做的努力。

72岁的陈博士说,两人得知界碑一事后非常亢奋,隔天就去树林“寻根”。

他还透露,他们当时意外遇见一名徒步者,对方前一天来寻界碑时在树林里迷路,只好再来碰碰运气。恰巧,夫妻二人当日是和一名熟悉林中地形的朋友一起去,所以15分钟就寻到界碑。

70岁的黄佩璧说:“我们以前常常听家翁说当年陈家的事迹、家族曾拥有哪些土地等,但由于资料不多,所以印象一直很模糊。现在通过这座界碑及文物局的研究,我们才真正知道具体的范围。”

界碑日后将在土生文化馆展出

陈博士认为,了解自己家族历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一位如此杰出的先人。“身为他的后人是我的福分。”

因此,陈博士说服夫人对陈家家族史进行深入研究,撰写《陈金声传》,并在2019年出版。他们对陈金声进行研究时发现,他不仅机智有趣、举止得体,也重视回馈社区,而这也受陈家后辈的重视。

他说:“凭着这本书的出版,许多失联的亲友再次与我们联系,也让我们能接触到更多与陈金声相关的物品,加深对这位先人的认识及他的事迹的准确度。我们希望这座界碑能鼓励公众提供相关文件或研究,因为这些资源可以帮助我们发掘更多关于陈金声生平的发现。”

这座界碑是第108件与陈金声相关的国家收藏品,并将在土生文化馆(Peranakan Museum)于2023年重新开放后展出。

相关标签
  • 国家文物局
  • National Heritage Board
  • 乌鲁班丹
  • 热门 Popular

    Advertisement

    你可能会感兴趣 You may also like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