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政府现有分辨假新闻计划 成效不大

政策研究所呼吁当局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方式,提高公众的数码通识能力,以遏制假信息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

调查显示:政府为协助年长者和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群体分辨假新闻,而推行的现有计划,成效不大。

政策研究所的研究团队针对国人辨别假新闻的课题,进行了三个阶段的调查,并在今天(23日)公布最后两个阶段的调查结果。

目前,政府是通过图书馆管理局的“S.U.R.E计划”,也就是“来源、理解、研究和评估”四个步骤,教导公众识别假新闻。

不过,研究团队发现:接受调查的年长者最记不住这四个步骤。即使采用平面图表、视频或电脑图文示范的方式向年长者解说,但相较于年轻一辈,年长者还是觉得难以理解,也无法应用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此外,学历或是社会经济背景较高的受访者,也比其他群体更容易记住辨识假新闻的四个步骤。 

研究团队认为,这显示政府在教育公众辨识假新闻方面有落差,也会使原本就比较容易相信假新闻的弱势群体,更容易对假新闻信以为真。

团队建议加强现有框架和善用多媒体,提供更清晰易懂的解说。

研究团队发现,接受调查的1000多名国人中,年长者最记不住这四个步骤,也无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研究团队建议,应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制不同的信息材料,并同精通数码技能的年长者合作,让他们教导和帮助身边的朋友辨别假新闻。此外,现有的相关计划应融入更多实践活动,并且同国人分享核查假信息网站的实用性。

研究也发现,国人对于在社交平台上揭露虚假信息,态度冷淡。

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孙婉婷说,每个人应该在打击假信息方面发挥作用。

孙婉婷说,一些人会犹豫是否要采取行动,因为他们不想失去社会资本,也不想惹怒别人、失去友谊或伤害关系。因此,显然的,在现有计划中,除了让人们具备辨别假信息的本领,也需让他们掌握软技能,懂得如何进行干预。

相关标签
  • 假新闻
  • 调查
  • 热门 Popular

    广告

    你可能会感兴趣 You may also like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