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发现,每10名受访国人中,就有六个曾接触假信息,而有三分之二的受访者对篡改过的新闻报道深信不疑。
新加坡政策研究所向2000多名国人进行的《新加坡人与假信息》研究报告也发现,年长者和那些住在一房式到三房式组屋的国人比较容易受到假信息蒙骗。这些假信息主要是以文字和图像形式呈现,而受侵害的人多半是对在线新闻具高度信任。
即使是那些自认为“资讯触觉敏锐”的受访者,也有将近47%对于被篡改的新闻报道深信不疑。具有辨别虚假和真实信息能力,以及对媒体和信息平台有更多了解的人,则较不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
调查也发现,有将近四分之三的受访者会通过社交媒体或即时通讯平台,把亲友的假信息转发给他人。受访者也比较不容易通过电台、电视等传统媒体,接触和相信假信息。
对此,报告建议政府加强和深化国人的数码通识能力,尤其是针对年长和社会经济背景较低的国人,并协助国人建立“网络群体免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