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滑,独居老人越来越多。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增进代际交流有助年长者保持思维敏捷,避免陷入社交孤立。也有助提高孩童们的同理心和对长辈的尊重。本地促进跨代交流的活动,无论内容和形式都变得更丰富多元。
曾复清和太太林如珍的退休生活,都围绕着外孙打转。自2月中旬,他们还参加一项特别的跨代交流课程,乐高机器人编程。
跨代交流活动参与者曾复清说:“这个课程会增进我们对乐高的知识,还有电脑的那种程序,可以增进我跟孙子的感情更深一点。”
除了曾复清一家,参加编程课的其他五名乐龄人士以及和他们配对的幼儿,并不是真正的祖孙,但依然玩得不亦乐乎。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也经常举办代际交流活动,巴西立职总保健活跃乐龄中心的12名年长者,这一天同另一家幼儿园的30名学童相约逛博物馆。他们从去年底就开始配对成固定组合,每个月相约一次。
职总保健活跃乐龄中心(巴西立)活动参与者曹秀云说:“好像你们常常有这些小孩子来,我们就很开心,大家一起做手工还是唱歌表演做很多了。好像也就想着我们以前孙子小时候,心里也是很开心。”
小小学庭学生王熠可说:“我见到婆婆很开心。(为什么呢?)因为我喜欢跟婆婆一起玩。”
不少研究表明良好的代际关系,有助提高年长者的生活质量,重塑自信和找回自我价值,还有助延缓失智症。
职总保健日间护理中心失智症护理经理许欣愉说:“他们也可以分享他们自己的人生经验,这样对他们来说他们也不会有那个想法说唉我老了没用了。反而可能就会想说其实我有很多经历可以跟小朋友们一起分享,也让他们感到心情很愉快,然后也在加强他们自己的自尊。"
幼儿往往也能消除他们对长辈的刻板印象,改善沟通和社交技能并培养同理心等。
职总优儿学府幼乐园总经理程爱玲说:“年幼的孩子都需要我们去教导他们比较正面的价值观,好像怎么尊重别人怎么去关心周围的人尤其可能是年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