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厨忘记关火,加上听力衰退听不见声音,八旬老妇把家中天花板都熏黑,所幸未酿成火灾。
现年59岁的李智强接受《8视界新闻网》访问时,忆述岳母许秀卿当年这段惊险的经历。他说:“她大概是因为听不到东西煮开的声音,所以把饭都煮焦了。直到女佣熄火时,天花板已经被熏黑。”
今天(3月3日)是“世界听力日”;研究显示,本地有近10%的60岁或以上人士,因年迈而听力衰退,当中大部分患者会忽略症状,直到听力严重受损后才求医。
许秀卿应该也是其中一人;她的女婿李智强表示,今年已经93岁的岳母曾经和他一家五口同住20几年,是他最先发现岳母把电视音量越开越大声,而这种情况维持了一到两年。
他说,那个时候,即使站在距离客厅约50米的电梯间,都能听到家里电视的声音。

女婿李智强最先发现岳母在家看电视时,会把电视音量越开越大声。(图:何婷婷)
外人误会不尊敬老人
渐渐地,李智强也注意到,听力下降的问题,开始影响岳母与家人的日常沟通。
“有时跟她说话时,感觉她不太理睬,或者没反应,旁人必须再三重复。”
李智强说,和听觉衰退的老人家沟通,非常考验看护者的耐心;有好几次外出,家人因放大声量说话,引来别人奇异的目光。
“别人会以为我们在骂她,以为我们不尊敬老人家。”然而,家人们也都了解,老人家是因为病情而听不到,她自己也对这种情况感到无奈。
在2018年,许秀卿在大儿子的安排下求医; 医生判断当年88岁的许秀卿听力退化,须借助助听器以免情况恶化。然而,老人家却因为不想儿女破费,而没有配置助听器。
没有助听器的辅助,老人家的听力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后来,在一家人持续的劝导和鼓励下, 她终于接受了李智强的安排,配了一幅助听器。
许秀卿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说,一开始佩戴时,自己并不觉得带助听器“不好看”,只是需要长时间戴着,耳朵会感觉疼痛。

因担心遗失,许秀卿特地为助听器系上一条和自己头发一样颜色的白线。(图:何婷婷)
家人不断鼓励佩戴
为了让老人家习惯戴助听器,一家人无论孩子或孙子,都会经常鼓励她,提醒她不戴助听器的影响。
也因为有了家人的支持,这两年来,戴助听器已成了许秀卿每天的习惯,即使到乐龄中心,她也毫不别扭。
许秀卿自豪地说:“现在只要出门一两天,我都会带着充电器和助听器。没有带这个东西,对方讲话比较小声时,我就得‘蛤蛤蛤’和很难听到,会觉得不好意思。”
她透露,在她还没使用助听器之前,乐龄中心内曾有人因为自己说话很大声而走开。
“起初他们是真的怪我,说‘你这个人讲话很讨厌,那么大声’,后来经过我解释,我们才和好。”
深怕遗失助听器
如今,助听器已经成为许秀卿生活的必须品。担心遗失的她,为助听器系上一条和自己头发一样颜色的白线。
她笑说:“(白线)不会太明显,没有太多人会注意到,我才会安心一点,因为这个东西很小,掉在外面哪里容易找得到。这个方法,可是我自己发明的!”

小女儿的丈夫李智强(右)从日常生活中察觉到岳母许秀卿(中)可能听力受损后,提议带她去检查;许秀卿目前与大女儿林亚妹(左)同住,女儿为母亲有了助听器后,又可以与人轻松地沟通而开心。(图:陈珈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