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取代人工?杨莉明:AI需要人去管理 国人可抓住AI带来的新机遇

新传媒主持人张海洁(左)和数码发展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右)。(图:林祥龙)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人工智能(AI)是否会取代人工?这是不少国人担忧的课题。数码发展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表示,人工智能和科技也会带来新的机遇,而新加坡必须继续维持政治和社会稳定,引入人工智能等新的就业机会;政府也会支持国人不断提升技能,保持竞争优势。

杨莉明今天(15日)出席了在牛车水民众俱乐部举办的《部长海量说》第二场活动,讨论人工智能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政府如何帮助国人适应变化、抓住新机遇。

新传媒主持人张海洁指出,随着科技的进步,今后十年,一些工作可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例如司机、收银员、银行柜台职员,甚至是主播。杨莉明更笑言,“有一天人工智能也可能会取代所有的议员”。她指出,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但也会带来新机遇,以及造就新的需求。

“比如说你用人工智能,但是人工智能有时候会(发生)故障,它出现故障的时候谁会处理?就好像以前没有地铁,没有地铁就没有故障,没有故障就不需要人维修。人工智能也一样,以后会有很多数据库,也需要人管理。人工智能可能会有风险,也需要人在进行测试的工作。”

新传媒主持人张海洁(左)和数码发展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右)。(图:林祥龙)

她表示,我国必须要懂得如何善用科技扩大竞争优势,把这些新需求引入我国,为国民创造就业机会。

“每一份工作都有其竞争对手,它或许是人工智能,或是会使用人工智能的人。如果那个人在新加坡以外,他把这些就业机会从新加坡拉到那边去,那其实在我们这里竞争也没有太大意义。我们更加需要的是把科技变成我们经济体的一个竞争优势,让更多企业在新加坡继续投资,继续造就更多就业机会。”

杨莉明说,除了制造利于经商的环境和制造就业机会,国人也必须自我调整,提升技能。她指出,在未来,转换职业跑道将是新常态,因此政府大量投入延续教育和培训,同时帮助想要转换职业跑道的中年人士和失业者,应付生活开支,例如有意报读技能创前程进阶计划下的全日制培训课的40岁及以上国人,可申请每月高达3000元的职涯中期培训津贴;月薪不超过5000元的非自愿失业者将可在六个月内,获得多达6000元的援助金。

《部长海量说》第二场活动吸引了约40人报名参与。(图:林祥龙)

《部长海量说》第二场活动吸引了约40人报名参与,大部分为40岁以上的人士。部分参与者认为在不久的未来,人工智能会和人“抢“工作,一些人则对找不到工作、技能不够、或工资太低表示担忧。

张海洁受访时表示,她目前的工作已经在广泛地使用人工智能,因此也面对一定的压力,担心工作会被取代。

“现在有AI主播、AI配音、翻译,全部都可以用人工智能完成。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机会,没有办法,你不想被淘汰的话就必须不断的进修。”

相关标签
  • 海量说
  • 杨莉明
  • Josephine Teo
  • 人工智能
  • 热门 Popular

    • 大选2025
    • 网络打工人
    • 大声说

    Advertisement

    你可能会感兴趣 You may also like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