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疫情为农历七月实体歌台带来了停办两年的危机,却为一批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本地年轻歌台艺人带来了契机。这批本土艺人不仅才华横溢,当中不少还是理工生和大学毕业的专业人士。
在过去两年的冠病疫情期间,歌台被迫从实体转为线上歌台,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与观众见面,不过不少本地年轻歌台艺人也因此受到网民的注意。此外,由于疫情的关系,海外艺人无法来新加坡登台,这也为本地的年轻歌手带来机会,让他们浮出水面。
工程师歌台艺人林健輝 曾为付大学学费登台演唱
现年27岁的林健輝去年7月刚从新加坡国立大学工程系毕业,目前在一家半导体公司当工程师。政府今年放宽防疫措施,允许歌台复办后,他会趁着工余时间,在周末登台献唱,至今也已经接了二十台。
他在2013年参加“校园Superstars”,挤进四强后打响了名气,服完兵役后,开展了自己”半工半读“的演艺事业。
他说,自己过去五年多都靠着自己唱歌的收入支付大学学费和生活费,疫情之前,每周有约四天在酒吧驻唱,之后才成为歌台歌手,为唱歌台还特地学唱老歌,当时月入曾有3000多元。

他坦言,冠病疫情暴发后,不能在酒吧驻唱,实体歌台也停办,收入减少,只能靠着积蓄念完大学,坚持不向父母伸手要钱。如今实体歌台复办,让他更加珍惜每次演出的机会。
“疫情之后,大家都会更珍惜在舞台上演出的机会、每一位观众、每一次的掌声和每一个欢呼声。”
传统的歌台艺人都喜欢穿者造型花俏、镶满亮片的服装登台,不过,林健輝选择以不同的风格出场,所挑选的歌曲也包含不同元素。
他在万里工业区的一场歌台献唱时,穿的是休闲的长袖上衣和长裤。
他认为,歌台要传承下去,形式就要转变,以吸引更多年轻观众,服装无需花桥,歌曲也应该年轻化,甚至是唱英语歌曲。

理工生歌台艺人杜恩惠:直播歌台让我有更多粉丝
不久前才过20岁生日的杜恩惠,年纪轻轻,但已有九年的歌台演出经验。11岁就出道当“歌台童星”的她坦言,以前和当现在演出时的心情和态度截然不同。
“以前我还是个小孩子,唱歌是因为好玩,现在我觉得是要表演给观众看。”
她透露,在疫情期间参与网络直播歌台演出后,社交媒体上的粉丝增加了,知名度也打响了,也让她有更多演出机会。
“现在防疫措施放宽了,很多庙宇会请我们前去表演,因为有更多人认识我们。”
杜恩惠目前在理工学院学生,修读活动策划系,之后打算继续读大学。这个农历七月,她已经接了约有十台。

台主:打算限制海外艺人人数 助本地新生代艺人“升级”
丽星娱乐制作总监陈志伟受访时说,他在七年前就发现有这批年轻艺人将可能为歌台注入新血。
“疫情之前,总有一批海外艺人在本地登台,资深艺人也当然比年轻一辈的新人来得‘红’。不过,这两年海外艺人无法前来新加坡登台,反而给了年轻的歌台艺人一个机会浮出水面。”
他指出,这些年轻艺人在社交媒体上拥有大批的粉丝群,线上歌台也让上了年纪的观众更认识他们。
“疫情之前,我都会安排一些海外来宾登台,让他们和本地艺人有机会进行交流,今年没有这个想法是因为歌台还没有完全复苏,台数也没有疫情前多,我们还是想把机会留给本地年轻艺人,希望这个农历七月可以让他们再往上推一级。”

本地年轻歌台艺人有望“浮出水面” (23/07/2022)
过去两年,本地歌台被迫从实体转到线上,而海外艺人因为疫情,无法前来我国的摄影棚参与线上歌台演出,这为本地年轻歌台艺人带来更多登台机会,提高了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