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追踪 | 本地年轻人养鸡种菜 共同打造小型农业硅谷

红山老人区冒出一个新型农场,一群年轻人在里头忙碌,养鸡种菜做实验,研究各种种植蔬菜的技术。农场创办人告诉《前线》,他们想把这里发展成小型的农业科技硅谷。

这家名为Sprout Hub的新型农场属于社会企业City Sprouts的一项计划,由两名20多岁的年轻人卓鸿耀和徐智勤创立。

农场位于红山一带亨德申路的达善中学旧校舍,今年1月开始营业,里头有36间温室出租。

卓鸿耀告诉《前线》编导,成功标下亨德申这块地后,他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未婚妻,因为会需要投资一大笔钱,必须放弃买房。

“(我)跟她讲我们先不要买家,因为我需要全部的钱来投资这个项目,幸好她答应。那时候……银行只剩下一两千块这样。”

徐智勤说,刚开始时他们也不确定人们是否会有兴趣租地种菜,还好他的顾虑是多余的,感兴趣的人为数不少。租户当中,六七成是爱好者、三四成是想做研究及想要创业的城市农夫。

自己种菜 家庭主妇每周省下十几块买菜钱

家庭主妇宋秀玲三年前开始在住家附近的社区种菜。秀玲从小在甘榜长大,在城市里种菜,让她再次感受到甘榜情怀。

“最近政府给我们一些种子,我一知道这个消息我就叫我女儿马上去申请。很开心我拿到了小白菜跟番茄(的种子)。第二天马上就撒种子,就赶快,它的种子还挺不错的,我觉得还蛮新鲜,很快就发芽了。我想应该多一两个星期就能吃了。”

秀玲说,她一个星期煮菜两到三次,一星期大约可省下10多块。

奎笼学艺 乌敏岛男孩找到事业新契机

另一方面,冠病疫情爆发,促使27岁青年陆勤翰,转而投身养殖业。原本从事财务规划的他,生意因疫情大受影响。他因此决定暂时休息,回到自己成长的地方,没想到在老家找到了新契机。

陆勤翰说:“我在乌敏岛的时候,我每天都会吃到新鲜的鱼,海鱼。所以很多人都讲,你要做一个生意或你要做一个事业,就是要用到你会的知识…… 所以我认识鱼,鱼也认识我,所以我就想,不如我自己也去尝试一下做乌敏岛的海鲜。就是这样。”

为了能学到更多,勤翰到海上向拥有10多年经验的奎笼老板林菲利学习。

林菲利说:“我们毕竟是从渔民的小岛,小渔村的小岛出来的,这是我们的一些传承。我只希望说有多一点年轻人下来,然后真的在海上能够培植一个人冷静跟一些毅力,意志力。吃苦当然会,吃苦当吃补。不过现在好多年轻人都吃不起苦,晒太阳他们就哇哇叫了。但是能够培养一班能够在海上生活的人不简单。希望多一点年轻人下来海上,真的能够沉下心来做这个养殖业。”

林菲利也向勤翰学习如何运用社交媒体更好地促销渔业,在疫情期间带进生意,包括把新鲜捕获的鱼放上Instagram。

相关标签
  • 2019冠状病毒
  • 农场
  • farming
  • 奎龙
  • kelong
  • 乌敏岛
  • Pulau Ubin
  • gardening
  • 前线追踪
  • Frontline
  • 热门 Popular

    广告

    你可能会感兴趣 You may also like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