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路走来】苏慧敏:“很幸运” 疫情期间初入政坛马上面对挫折 (03/12/24)
在冠病疫情期间当选议员,马西岭-油池集选区议员苏慧敏与居民“患难见真情”。
苏慧敏在2020年踏入政坛之前,已经以义工的身份在社区服务了差不多十年,但成为议员之后,她却是一名“新人”。
她在接受《8视界新闻网》和CAPITAL 958城市频道采访时谈到,当时或许还是有许多居民对她不是很了解,而且大家都戴着口罩,即便她在社区里走动,居民也无法真的认识她。
【“议”路走来】苏慧敏:四年来和选民“患难见真情” (03/12/24)
小朋友的一个拥抱 让她感受到工作意义非凡
苏慧敏透露,当时有不少居民都是通过社交媒体或电邮联系她求助,有些居民受困外地,有些则是有亲友无法回家。
她还记得,有一次做家访时,一名爸爸告诉她:“你之前有帮过我们,我不知道你记不记得。”
原来,他的妻子和小女儿疫情期间在马来西亚,孩子要开课了仍无法回国,他因此向苏慧敏求助,向当局提出诉求与申请,妻女才终于可以回家,一家团聚。
“那个时候看到那个小孩就觉得,哇,亲身体验,然后她过来拥抱我,爸爸就跟她说,你记得她吗?她就是苏慧敏议员。(当时)我就觉得,我所做的这份工作其实真的是非常有意义的,是真的是可以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的。”
【“议”路走来】苏慧敏:“吃货议员”设网站推广林景区美食 (03/12/24)
议员就像选区“保姆” 大小事都要照顾
走过了疫情的阴霾,在选区走动和居民沟通对她来说非常重要。
“疫情缓解后,我有更多机会与居民沟通,了解民生,知道哪些方面需要我们加强和帮忙。这些事情,我一一铭记在心,慢慢地一一实现。”
苏慧敏每个星期一都会接见选民,但她透露,居民有时可能一个星期七天都会在区里看到她。
“我们Woodgrove(兀兰林景)其实说大不大,不过说小也不小,在这个集选区里面算是蛮大的一个部分。我如果有空的时候,就会去不同的咖啡店。我本身也是非常好吃的一个人,我们的居民也像我这样子,常常会去咖啡店吃午餐或者晚餐,或者是宵夜,(我)也(可以)借此机会,来了解居民的一些提议跟意见。”
她透露,在进行家访前的一、两周左右,她也会到附近走走,了解社区中的最新发展,以便回应居民提出的不同要求与问题。
记者在兀兰林景分区进行街访时发现,多数居民都认识苏慧敏,认为她非常友善和勤奋,从商店到居民的手机里,都能看到他们和苏慧敏的合照。
苏慧敏认为,议员就像是选区和选民的保姆,柴米油盐大小事都要照顾到。
居民暖心举动让她觉得获认可
在选区服务的四年里,苏慧敏最大的动力来自和居民的暖心互动,很多事情“尽在不言中”,每一个小小的举动都让她觉得获得居民认可。
“有时候真的是一个非常温馨的点头、一个微笑,在社区里走动时,居民跟我打招呼,问今天吃饱了没,我觉得这些都是对我的一种认可。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个社区里有我,也有他们。我们互相扶持,互相帮忙,互相信任,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感觉就像一家人。”
37岁的苏慧敏当选议员时,大女儿才18个月大,小儿子去年10月出生。她大腹便便时仍经常在选区里走动,有一次差点虚脱,幸好有居民贴心相助。
“那位居民看到我脸色苍白,立刻请我到她的家里坐坐,并说:‘身为妈妈,我了解怀孕非常不容易,加上你是我们的父母官,你真的非常辛苦。’” 简单的一句话,让苏慧敏觉得非常窝心,认为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居民对苏慧敏的爱护也体现在她2022年经历的一场“舆论风波”中。当时,苏慧敏因为在国会建议改编儿歌融入环保知识而收到许多恶评。
许多居民通过短信和社媒留言的方式鼓励她,社区里的幼儿园更是采纳了她的建议,老师自动自发改编歌曲,增强孩子的绿化意识,令她颇为感动。
【“议”路走来】苏慧敏:我眼里的导师黄循财总理和“给力”的团队 (03/12/24)
幸运得到工作团队和家人的支持
苏慧敏不仅是一名议员,也是一名执业律师,需要在忙碌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之间取得平衡,但选区中其他议员的支持和家人的帮助让她觉得自己非常幸运。
“如果孩子有任何的事情需要帮忙, 我的父母亲和家翁家婆都会二话不说过来帮忙。这几年来,马西岭-油池集选区团队的其他议员也帮助了我很多;他们在我怀孕时叮嘱我要充分休息,也在我放产假的三个月里各自分配,帮我接见选民或做家访。”
展望未来,苏慧敏希望继续为居民争取更多福利,举办和实行必要的项目,包括完成因疫情耽搁的社区项目、建设更多无障碍设施和有盖走廊等,以及提升整体社区环境和一些历史悠久的地方如福春。
“我希望居民可以了解,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马上改变,希望他们可以给予我信心和耐心,在接下来的日子我会一一实行和实现。”
在2020年进入政坛的29名现任议员,即将完成他们的第一个任期,让其中五名议员——来自人民行动党的陈诗龙、陈杰豪、苏慧敏和黄文鸿,以及来自工人党的蔡庆威,跟《8视界新闻网》分享了他们“议”路走来的经历、改变与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