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儿童免疫计划下个月起将为更多疫苗以及综合诊所以外的一些诊所提供津贴,私人儿科诊所的医生和家长呼吁当局扩大津贴范围,让更多孩童获益。
从这个星期天(11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新加坡籍孩童在20个综合诊所或参与社保援助计划(CHAS)的1100个普通诊所注射疫苗或进行七个发育阶段的评估时,将获得全额津贴,但到私人儿科诊所仍无法享受这类津贴。
记者联系多家普通诊所和私人儿科诊所后发现,前者普遍须提前一至三天预约,而后者只须提前一天,甚至能当天注射。不过,注射同一种疫苗,在私人儿科诊所要比普通诊所贵10%到30%。

示意图。(图:iStock)
费用是家长主要考量
受访的家长和私人儿科业者都对当局扩大计划表示欢迎,但希望当局考虑进一步扩大可享有津贴的医疗机构范围。
在选择到何处为孩童注射疫苗时,花费和是否有津贴是家长的考虑因素之一。育有八个月大女婴的杨小姐说:“普通诊所和儿科诊所都是私人诊所,为什么儿科诊所就无法提供有全额津贴的疫苗?”
李太太此前选择让一岁和三岁的两个儿子到综合诊疗所注射免费疫苗,不过她坦言,倘若到私人诊所也可享有津贴,那她自然会选择到私人诊所,“毕竟比较方便,等候时间不会那么长”。
公平性和自由选择
Kinder Clinic的陈华民医生说:“所有新加坡孩童都应该获得疫苗补贴,我已将许多孩童转介到综合诊疗所,以便他们能够获津贴。这并非诊所之间的竞争,而是公平性的问题。儿科诊所不应该被排除在计划外。此外,我国每年新生儿人数有限,即使扩大范围,当局的支出也不会有很大增幅。”
百汇癌症中心儿科血液-肿瘤专家李志伟医生也说,促进儿童免疫并降低家庭开销是件好事,这能使孩童在最大程度上获益,不过家庭应该有更广泛的选择。他建议,当局可以提供固本,让家长自由选择疫苗注射机构。
疫情期间减少不必要接触
在2019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有家长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倾向于到儿科诊所给孩子看诊和注射疫苗。
陈先生八个月的大女儿是频繁就医的早产儿,此前他都是选择到儿科诊所就医的同时给女儿注射疫苗。他说:“女儿一直在这间诊所看病,和医生护士很熟悉。特别是疫情期间,我只会带她去人少的诊所。因此不管是否有全额津贴,我都不会改变初衷。”
陈华民医生指出,除了早产儿,一些孩童患有慢性疾病的家长也表达了他们的担忧。“一些年幼病患的父母感到不方便。为了得到津贴,他们不得不去另一个诊所。他们非常担心,如果疫情恶化,去不同的医疗机构只会增加感染风险。”
卫生部:未来或将探讨扩大计划
卫生部回复《8视界新闻》询问时说,当局在推广计划的初期希望能让疫苗注射在基层护理扎根,因此儿科专科诊所目前无法享有津贴。
但卫生部发言人透露,当局正在与利益攸关方探讨社区儿科专科医生所扮演的角色,而这就可能包括全国儿童免疫计划。
与此同时,家长也可以继续使用新生儿花红或保健储蓄来抵消到保健储蓄认证的诊所注射疫苗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