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三年见证太多生离死别 医护人员学会爱要即时说出口

(图:邱德拔医院,新保社区医院)

回首在疫情下的前两年,医护人员坚守抗疫的第一道防线,持续应对接踵而来的疫情。从人手不足、压力巨大、筋疲力尽,到如今逐步恢复正常,第三年的抗疫之路让医护人员终于有机会“放慢脚步”。回顾这些年的抗疫之旅,疫情教会了他们哪些事呢?

爱要即时说出口 

随着我国在去年4月将冠病疫情警戒级别下调到黄色级别,防疫限制逐步解除,医护人员也有更多机会与家人和同事再聚。

因为疫情以及中国的相关政策,来自中国的36岁邱德拔医院急诊部门高级护士鲍俊已有四年没有回家。想念母亲的她,每周都会和母亲视讯一次。

虽然母亲身体情况良好,家里也有姐姐在旁帮忙照顾,鲍俊在急诊部门见证太多的生离死别,让她更主动将“爱”说出口。

她坦言:“以前我也没有发现有这么地爱家人。由于疫情(的关系),我们没有办法即时地团聚,这让我意识到我真的很想念他们。我们华人什么都放在心里,嘴巴没有那么会说,像是‘妈妈我爱你’这样的话就很少能讲得出口。疫情让我感觉到世事无常,我在紧急部门做工也经历过很多的生死离别,现在的我更愿意表达自己的爱,会经常对妈妈讲‘妈妈我想你’‘妈妈我爱你’。”

医护人员不是机器人

不仅家人值得珍惜,44岁的盛港社区医院客座助理教授刘思源指出,疫情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照顾和珍惜医护人员的重要性。

“在这三年,我观察到许多人都已筋疲力尽,医护人员因职业倦怠而离职。让我印象最深刻和伤心的莫过于一位很资深的护士辞职回去菲律宾。医护人员不是机器人,我们需要照顾好他们。”

37岁的光明社区医院护士长杨智安也提到,在聚会限制放宽后,终于能和同事们聚餐庆祝,她非常珍惜每一次欢聚的机会。

“前两年,我们吃东西时都还要保持距离、戴上口罩等,整个人感觉很孤立。今年,我和其他的医护人员能安排在一起聚会、庆祝等,大家有说有笑,有人聊天的感觉真的很不一样。”

“原来我们可以做到”

因疫情而不断改变的政策让医护人员必须在短时间内适应及调整,“原来我们可以做到”更是诸多受访医护人员所领悟到的。

35岁的邱德拔医院急诊部门顾问医生陈涵仪就说,若不是因为疫情的关系,医护人员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潜能的极限。

“工作上,我们从来都不知道自己值班时能看这么多病人。从护士、医生到社工,我们从来都没想过彼此可以通过这种合作方式帮助这么多病人。在社会层面,没有人会想到能在两到三年间逐步恢复正常。”

陈涵仪更是在抗疫的过程中,再次看到自己作为医护人员对病人生活的影响。回忆起防疫限制相对严格的那段时间,许多病人的家属无法探望,甚至无法见上病人最后一面。

“我的部门有安排让家属与病人视讯。但最终,当病人无法和家人面对面聊天时,就只能和我们聊。我感觉到我们做的事是对他们有所影响的。”

更多相关消息,请点击《2019冠状病毒》专题报道。

相关标签
  • 狮城回疫录
  • 2019冠状病毒
  • COVID-19
  • 医护人员
  • 护士
  • 医生
  • 邱德拔医院
  • Khoo Teck Puat Hospital
  • 盛港社区医院
  • 光明社区医院
  • 热门 Popular

    头条新闻

    Advertisement

    你可能会感兴趣 You may also like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