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孩童确诊冠病?电子插画书讲解居家康复盼减轻恐惧感

《我可以在家里康复!专为家长和孩童而设的冠病居家康复指南》。作者:林美玲;插画家:李文良

“爸爸,我确诊感染冠病,但为什么你戴口罩,而我就不用?”

“什么是隔离?” “隔离期结束后,我还需要接受检测吗?”

以上是一名确诊感染2019冠状病毒的孩童,对居家康复计划所抛出的种种疑问。

我国政府最近进一步降低可居家康复的年龄限制,让五岁以下孩童也可以在家康复。然而,面对家中确诊的孩童,父母应该怎么做,才不会让孩子对程序感到害怕?

本地儿童绘本作家林美玲连同插画家李文良和儿科医生林清文,为家长编写了一本图文并茂的电子书《我可以在家里康复!专为家长和孩童而设的冠病居家康复指南》,让他们更好地照顾那些接受居家康复计划的孩童。

这本书籍在今天(14日)正式推出,适用于拥有12岁以下儿童的家庭。作者以第一人称视角撰写故事情节,再以大量的插画把对话写得更生动,使内容变得个性化。此外,书籍中加入了关于居家康复计划的资讯框,方便父母和照顾者查阅。

盼能缓解孩童恐惧感

《我可以在家里康复!专为家长和孩童而设的冠病居家康复指南》。作者:林美玲;插画家:李文良

林美玲告诉《8视界新闻网》,她在上个月16日晚上收到林医生发来的WhatsApp长篇信息,询问她能否想出一个带有简单插图的故事书,向孩童解释居家康复计划,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孩童会被救护车送到医院进行评估,然后被隔离在病房内。

“林医生认为,这些程序对孩童来说可能会感到很害怕,因此需要用孩童能理解的语言为小读者编写(居家康复计划),以减轻他们的恐惧感。”

林清文医生受访时说,他和其他儿科医生上个月组成一个志愿队伍,专门接触被隔离在家中的孩童,并对他们进行医学评估,以确保他们在接受居家康复计划感到安全。

“然而,一路走来,我们意识到,在结束远程医疗后,人们对本身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寻求帮助存在很大程度的困惑,许多人不清楚居家康复计划是什么,一些孩童(和家长)害怕被送进医院。”

他认为,虽然covid.gov.sg网站拥有大量资讯,但它或许对孩童没有吸引力;相反地,那些带有图片的故事情节既能吸引这些家庭,也能指导他们如何应对,进而协助医疗团队更顺利地完成工作。

仅用三周出书 未来将翻译成华文和马来文版本

《我可以在家里康复!专为家长和孩童而设的冠病居家康复指南》。作者:林美玲;插画家:李文良

林美玲坦言,要用快速且引人入胜的方式来讲述居家康复计划,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此,她想到李文良曾绘出关于冠病疫情的插画,加上两人之前有过合作经验,于是询问他能否免费创作,而他也立即答应。

她指出,一本插画书需要至少六到九个月方能出版,但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籍,而且内容也属于有时效性的。此外,鉴于冠病疫情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他们决定以电子书的形式推出。

对她而言,创作过程犹如乘坐子弹列车,从构思到完成只用了三个星期。她在写作的同时,插画师也在画草图,至于林医生和他的团队则是负责审核草案。

对于插画书能够迅速地出版,林美玲感到非常高兴,并且透露,截至今天下午3点,电子书已被下载了3500多次,以及在许多家长和医生的聊天群组中被广泛分享。

她还补充,林医生和团队也要求将电子书翻译成华文和马来文,让更多家庭能够受惠,而他们将很快开始这方面的工作。

李文良今天通过社交媒体Facebook表示,自己非常荣幸能够参与这次合作,通过这本书让确诊孩童能够安心地完成康复过程,也为父母和看护者提供实用的指南。

卫生部早前表示,从本月10日起,所有三岁及以上的儿童病患,若居家环境适合,可以在家里康复。他们将接受社区或医院儿科医生的远程医疗评估。

另外,三个月以上的婴儿至三岁的孩童,若经医生鉴定适合居家康复,他们也可以居家康复。不到三个月大的婴儿病患,将继续被送往医院治疗。

>>>【冠状病毒19】新加坡疫情一览 <<<

更多相关消息,请点击《2019冠状病毒》专题报道。

相关标签
  • 居家康复计划
  • Home Recovery Programme
  • HRP
  • 2019冠状病毒
  • COVID-19
  • 热门 Popular

    广告

    你可能会感兴趣 You may also like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