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月、吃月饼、提灯笼!今天(1日)是农历八月十五,一年一度“月圆人团圆”的中秋佳节!别以为,这又是一个吃喝玩乐的传统节日,大家还能趁此机会增强脑力,提升中文造诣。
这里说的,就是历史悠久的猜灯谜活动。灯谜是一种互动性较强的文字游戏,据说来自中国古代隐语和民间谜语,直到宋朝年间,有人把谜语写在灯上让人们猜,故称“灯谜”。
另外,猜灯谜也叫做“射虎”,因为谜底犹如草丛中的卧虎,难以明察,难以射中,举办猜灯谜活动(谜会)的地点因此也称为“射虎台”。
在古代,民众只有在元宵节才会猜灯谜,后来这项活动衍伸到中秋节。人们在灯笼上悬挂谜笺,让大家一边赏灯、一边猜谜,以增加趣味性。如今,除了元宵节和中秋节,人们也在一些喜庆的日子举办谜会,譬如农历新年期间。

新加坡灯谜协会活动组副组长柯秀清。
图: 受访者提供
灯谜还能中英结合
成立于2004年5月1日的新加坡灯谜协会,是我国唯一向社团注册局注册的非盈利灯谜文化组织。
灯谜协会活动组副组长柯秀清告诉《8视界新闻》透露,协会成立的目的主要是推广灯谜的接触面,加强与海外灯谜界的双向交流。除了举办大大小小的谜会,协会也举办过国际灯谜比赛,并且出版灯谜丛书的刊物等等。
“虽然猜中灯谜只有一份小小礼物,有时只是一条毛巾或一支笔,但爱猜谜的人不在乎奖品,因为能够猜出谜底,就是最大的满足感。”
然而,她坦言,本地人的生活都是忙忙碌碌,加上现代年轻人并不是很热爱华语,因此目前主要都是那些比较有年纪的人士,仍在学习灯谜。
为了避免灯谜文化“青黄不接”,协会也致力发掘那些对灯谜有兴趣的年轻人,包括制作一些英文谜,即以中文的谜面来猜出英文谜底之类的灯谜。本地的灯谜也会融入本土色彩,例如会出现一些本地地名或名人的灯谜。

柯秀清曾经担任主桴(谜会主持人),通过一面鼓来和观众沟通。
图: 受访者提供
猜灯谜具有仪式感
每逢新春或中秋节,灯谜协会就会跟不同社区与机构合作,在庆祝活动上设立谜台或“射虎台”,通过以谜会友的方式,把这个传统习俗发扬光大。
柯秀清说,每当他们举办谜会时,总会吸引一些好奇的路人停下脚步参与抢猜,甚至会有一些外国游客询问玩法。
作为中华传统习俗之一,猜灯谜活动也有它的仪式感。每个谜会都由一名主桴(主持人)来掌控大局,而他将通过一面鼓来和观众沟通。
柯秀清说,谜台或“射虎台”上贴满许多谜笺。猜者首先必须报上要猜的题号,然后念出谜笺上的字。
“猜中谜底的话,主桴将敲两下鼓,接着猜者必须进行解释,解释正确,再敲三下鼓。”
她说,协会目前共有235名会员。为了培训更多灯谜爱好者,协会开办灯谜学习班,制谜研究班及导师训练班。如果有人具备制谜能力,日后有机会成为主桴。

在“春到河畔”新春活动期间,谜会往往吸引许多民众参与。
图: 受访者提供
猜灯谜必胜贴士
《8视界新闻》Facebook专页将在今天下午1时30分进行直播,让大家线上猜灯谜,现在就先跟大家分享一些必胜贴士。
一般来说,灯谜涵盖三个部分,分别是谜面(题目)、谜目(范围)和谜底(答案)。凡是出现在谜面上的字,不能出现在谜底。
很多人可能以为,灯谜相当难猜。但是,只要掌握窍门,三两下就可以猜出谜底。
以下是灯谜协会提供的一些贴士:
一、方位法:常见的方位字有 左,右,东,西,南,北,上,下,先,后,初,始,起,首, 中,心,里,内,边,末,终等。
例:先探皇上(字一)
谜底:拍;要“探”的先部分,即提手旁,和“皇”的上部分,即“白”
二、 半面法:谜面中提示某两字(或更多)的一半组成一个新字。
例:半耕半读(字一)
谜底:讲;要“耕”的一半,即“井”,和“读”的一半,即言字旁
三、 增损离合法:谜面文字中提示需要增减什么,再来组成谜底。
a. 增补法
例:抢先入口(6 笔字)
谜底:扣
b. 减损法
例: 心愿已了(字一)
谜底:原;“心”从“愿”字里了断
c. 离合法
例: 存心不守诺言(12 笔字)
谜底:惹;诺-言+心=惹
四、 会意法: 理解谜面的意思,用同义字或词取代谜面上的字或词,构成谜底。
例:登上皇位(国际影星)
谜底:成龙;皇上也就是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