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采用水耕法种植有机蔬菜 本地农场无法获相关机构认证

因采用水耕法种植有机蔬菜 本地农场不获相关机构认证

受土地面积限制,本地农场大多无法广泛推行有机栽种,产量也追不上进口有机蔬菜。然而业界人士表示,本地农场通过科技和洁净环境也能生产出优质蔬菜,而且兼具环境永续性。

经营有40多年的全发有机农场靠着自制有机堆肥坚持有机栽种。农场在10年前获得泰国有机蔬菜机构认证,每年重新认证的费用大约三位数。

农场经理廖振欣解释:“每年都要更新它,要邀请他们回来,去做检查和测试,还有那些数据全部的那些记录,记录表格全部要做完给他们,然后来做这个认证审查。”

不论是本地或国际机构认证的有机蔬菜都需采取土耕法,也完全不能使用农药和化学肥料。本地不少农场因采用水耕法种植,因此无法达标。

新加坡鲜农总会总裁张国健指出:“有机本身是一个种植方法。对新加坡来说第一最重要的就是要安全,所以有机或不有机,到头来一定要达到我们的安全水准。”

我国的有机认证机制是在2017年设立,认证费用每年约3500元,因此对小型农场来说门槛较高。

至今获得本地有机认证机构Control Union认证的农场也只有两家。

而新加坡食品局2020年推出的新加坡新鲜农产品标签,根据种植技术质量、洁净环境程度和绿色标准给予评级。

位于兀兰的屋顶农场就选择不寻求有机认证。

茂丰农场总裁巴伯认为,重点应该放在干净和绿色认证上,采用相同的规范在农药使用和农产品的种植上,所有这些都经过新加坡食品局的严格检查,以确保达到尽可能高的标准。

目前在本地约110家蔬菜农场中,达到新加坡新鲜农产品三星标签的有两家,二星的则有一家。其余一星的农场也都需要在食品局的农药和肥料使用规范下运作,以确保本地蔬菜生产的安全和卫生。

相关标签
  • 有机蔬菜
  • 农场
  • 水耕种植法
  • 热门 Popular

    • 网络打工人
    • 财政预算案2025
    • 我来报新闻挑战赛
    • 大声说
    • 我董你

    Advertisement

    你可能会感兴趣 You may also like

    Advertisement